首页「天富注册」平台登陆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天富注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400-822-5216
联系人:张骏捷
网址:www.xazmhbgc.com
邮 箱:7535077@qq.com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天富新能源科技
皇马注册平台-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1-05 00:08    文字:【】【】【

  皇马注册平台-注册首页总书记在去年初视察我省时首次提出泛长三角区域概念,并要求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为贯彻落实的指示精神,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我室组成泛长三角区域发展课题组,于2008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在与省 直机关及相关部门进行广泛座谈和讨论的基础上,分赴江苏、上海、浙江和我省芜湖、蚌埠、合肥市进行了专题考察。下旬,在合肥召开了苏浙沪皖宁政府参事“泛长三角区域发展”论坛,广泛征求了众多专家的意见。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和有关建议报告如下:

  在这次赴江浙沪实地考察和调研中,我们亲眼看到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到两省一市对呼应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热情。听取这些省市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基层企业的意见,与他们就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对客观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取得共识。一致认为,做好泛长三角的分工和协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它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在江苏考察中,有关部门和南京市都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他们正致力于打造宁合都市圈,推动苏皖合作。浙江则表示愿意就新安江流域开展深入研究和合作。上海市参事室还向市政府提出进一步消除壁垒,助推安徽融入长三角的专项建议。总之,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思想观念已在各个社会阶层形成共识。二是在合作的原则与方式上取得了共识。我省融入长三角,参与区域发展的分工,必须贯彻“互补、合作、共享、共嬴”的原则。产业转移,必须要有互动互补的条件和可能,才能与长三角扬长避短,联合发展。融入和参与分工是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的,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合力,才能形成一体化发展。三是在合作的路径上形成共识。调研中一致认为做好泛长三角区域间的分工协作,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要在基础设施上实现无缝对接。区域间的经济协作是相互的,只有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建设,才能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共享,促进发展,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二要在体制上尽快接轨,消除政策上的差异甚至对立。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泛长三角合作的最大障碍,就在于行政区划与自然经济区划的整合不够所造成的体制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三要在工作上建立方便高效的推进合作机制和平台。要把已经取得的共识迅速地在各部门、全社会予以贯彻。

  随着去年12月15日,我省主要负责人应邀参加了在浙江宁波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商讨了区域合作的机制框架和新一轮重点合作专题,确定了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三省一市政府联合行动有了实质性进展,包括联手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联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联手推进自主创新、联手推动金融创新、联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联手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共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高起点统筹交通、水运、航空、能源、信息等综合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加快形成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三省一市也形成了共同意见。在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统筹规划、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大通关”建设联动发展等方面也获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我省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通连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初步构架了通向苏浙沪的高铁、高速公路、水运、民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目前,已建成6条通往长三角的高速公路,到2009年底将共有12条高速公路对接长三角。高速铁路客运网建设加速,合肥至南京、上海动车组已经正式开通,通行时间分别缩短至1小时和3小时以内;京沪线(安徽段)高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到“十一五”末,安徽将有15条高速公路和7条高速铁路通向长三角地区。我省与长三角的水运通道除了长江和淮河以外,芜申运河和合裕线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产业分工进一步加强,使沪苏浙成为我省最大的省外资本来源地,来皖投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去年1-10月份,我省利用长三角地区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4554个,实际到位资金1218.7亿元,同比增长97.2%,占全省的55.9%。其中,浙江省2196个项目,到位资金326.0亿元,占14.9%;江苏省1403个项目,到位资金302.7亿元,占13.9%。

  泛长三角的提出,使得长三角核心区的产业链向周边地区延伸,在更大空间范围培育产业集群,上海中心城市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能源和原材料方面:皖浙合作煤电一体化凤台电厂项目、沪皖最大煤化工项目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工程、上海绿地集团的合肥房地产项目、上海浦东公司在蚌埠投资的五金园项目、上海焦化公司在淮北投资的煤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等一大批大项目落户我省。由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均股成立了淮沪、淮浙煤电公司,合作开发煤电一体化项目。淮沪煤电公司开发了丁集煤矿和田集电厂,淮浙煤电公司开发了淮南顾北煤矿,这些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标志着我省与上海市、浙江省建立的长期输电战略合作关系日渐成熟。

  在农业合作方面:我省在上海的农业企业(主要搞营销)已发展到近800家。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食品集团、上海绿洲集团等70多家上海企业在安徽投资农业,投资总金额超过10多亿元。目前,浙江省在安徽投资农业的达100多家,总投资额达30多亿元。

  在旅游方面:我省与沪苏浙共同签订有关旅游协议,积极加入长三角统一编制的旅游交通图;联合推出名城(上海)+名湖(西湖)+名山(黄山)精品旅游线路。我省的黄山、池州、宣城和滁州等市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联盟,合肥、芜湖、马鞍山、池州、安庆、宿州、六安、巢湖市等进入南京旅游经济圈。

  在金融方面: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先后落户安徽,东亚银行合肥分行挂牌,实现了我省外资银行零的突破。同时,积极引进长三角区域银行参与我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已先后投资参股我省部分农合行。金融产品和开展跨区域银团贷款,积极融入长三角资金。

  近年来,我省分别加入了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试点、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体系和邮件快运网,在构建统一市场体系上迈出了重要步伐。由海关总署数据中心牵头,成立了合肥海关、上海海关、南京海关、杭州海关、宁波海关等组成的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协作区,目前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0%以上是通过两省一市口岸实现。三省市的质监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我省进入了长三角一体化的食品、农产品质量的互认体系,农产品可以直接进入上海市场,免去了所有的检测费用,市场占有率同比增加2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国家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把长三角建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沿海地区集中了70%的纺织业、80%的服装制造业和90%以上的加工贸易,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型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多数都面临转移,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腾出空间。二是要求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客观上要求长三角地区必须加快产业转移力度,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扩大周边地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三是提出要在沪宁沿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在沿江大力发展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等产业。四是要求在长三角执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标准。五是提出长三角要增强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据上海方面提供的资料,去年1-9月,上海吸收的合同外资、实际到位外资,虽然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增长,制造业下降,合同外资中的服务业增长47.1%,即使扣除房地产项目,第三产业增长仍达46.8%。其中金融服务业增长65.8%、交通物流增长65.5%、制造业合同外资同比下降28.1%,仅占全市合同外资的23.3%。此外,由于企业成本的上升(普涨20%以上),台、韩中小企业已出现撤离现象。

  长三角地区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紧张,房、地、电、煤、运、原材料、消费品以及用工等价格普遍上扬。与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大约高出30%-40%。土地资源匮乏,其中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而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将达7.4万亩。特别是近年以来,受出口需求大幅回落,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少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未来几年,在高成本的影响下,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明显加快,部分产业将进一步向外转移。

  (四)长三角地区虽有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要求,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行政体制影响,实践中产业转移并不明显。

  在调研中,苏沪浙都说当地并未出现产业外移的井喷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外资多分布在电子、信息等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产业转移成本大,而且这些产业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我省如果仅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推进产业转移中难以有大的作为。二是推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原因,除了缺乏生存和扩大再生产空间之外,还存在进入内地市场拓展和营运,物流成本及下游产业配套等因素。这是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关注的问题。三是受行政干预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如上海通过“173计划”在周边地区形成商务成本洼地阻挡资本外溢。江苏则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和对口帮扶向省内的苏北方向转移。调研中江苏方面指出,吸引产业到外省去除非你的条件比我们向苏北转移更加优越。商务部推进“万商西进”工程后,中部地区有20个城市(开发区)被确定为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中西部竞相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拼成本、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对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一定影响。

  (一)加快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体系、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突出跨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衔接和功能互补,联合申报,同步推进。二是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南京至宣城至杭州等省际高速公路、芜申运河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三是共同开发长江岸线资源。四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2.加强信息一体化建设。一是参与建立长三角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尽早将长三角地区已共享的数据信息对安徽开放。二是推进安徽与长三角城市互联网络交互中心建设,实现互联网交换中心互联共享,大力推进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及政务信息资源交流共享。3.加快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产品准入标准、产权市场、人才市场、金融服务、旅游营销等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食品监督,商品流通、产权交易、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作。重点推进安徽与沪苏浙在产品市场准入、社会保险的异地转结、海关“大通关”建设、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构建开放合作的泛长三角区域现代市场体系。

  (二)发挥科教优势,与长三角构建产学研联盟。要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安徽在自主创新方面应有更大作为”的要求,以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为主抓手,率先融入长三角,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在优化环境,强化自身的同时,与长三角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整合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强在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联合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将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打造成我省承接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三)大力发展和建设专业园区,形成配套完善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我省园区经济发展差别较大。全省89个开发区尚有22个利用外资为零,投资强度不高,产业特色不明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要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协调各类园区既有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确定各自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引导错位发展。尤其要鼓励各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特色专业园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鼓励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园区合作共建,逐步形成若干个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配套的“共建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园中园,使之能够承接长三角地区某个园区的整体搬迁。当前,应重点做好沿江地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率先融入长三角的工作。

  (四)加大推进金融合作力度,打造金融合作平台。分工合作,金融先行。产业转移要有金融配套和相应的资本流动。一是要创新金融合作的体制和思路。我省要尽快加入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办公室,并参与其有关活动;要融入长三角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框架协议,寻找金融新资本、新动力,为我省优秀企业引进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二是要进一步拓宽与长三角金融合作的力度,深化合作的内容。要主动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借助先进的国际融资平台,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要吸引更多的境内外金融企业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安徽地方银行到长三角地区布局设点;要进一步提升与长三角区域内金融机构跨省经营的灵活性。三是要积极参与三省一市金融合作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要打造好合肥的金融综合服务区,建立区域性的金融资料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等后台服务设施;要建立通畅高效的区域结算体系,建立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和信用服务市场,形成促进金融合作的诚信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的要求,建议沪苏浙皖尽快共同编制长三角地区区域环保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新安江流域的环保规划,并以规划为依托共同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加强环保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在推进太湖、巢湖水污染防治,和“引江济太”和“引江济巢”工程分析论证方面加强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建立污染联防协作机制和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共同制定跨省界河流全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共同防范和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

  (六)要切实加强领导,开展专题研究,出台我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指导意见。省政府要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统筹协调,扎实推进我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和承接产业的指导工作。省政府应整合我省有关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力量,组织专门研究小组,围绕参与区域发展分工课题,重点从合作机制设计、交通、能源、产业、科技、环保、信息、人才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研究与谋划,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我省应根据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长三角地区发展情况,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出台《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指导意见》,指导全省各地、各部门有序做好推进融入长三角工作。

  在11月底和12月初省参事室组织的长三角调研中,我们听到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建设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创新决定区域的未来前途。通过调研,我们更加理解皖办通报(42)中“王金山、王三运同志在赴苏浙沪学习考察座谈会上的讲线日)”的精神:“最后要回答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自主创新,强化自身。合作也罢,分工也罢,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做强做大自身。总书记说得最透彻,不管是国际分工还是国内合作,你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合作了也是个“小工”。对安徽来讲更是如此,惟有强化自身,合作才有前景”;“ 我们的自主创新既有实践也有品牌,而且潜力很大。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要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资本转移,另一条腿是自主创新,以我为主,打自己的牌,走自己的路,不能一味地跟跑”。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从2001年开始,三省轮流牵头每年召开一次沪苏浙经济合作和发展座谈会确定的十项合作专题中就有“共同推进自主创新”专题。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协调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政府签定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一市两省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轮值主席由两省一市轮流担任。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成员来自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长三角科技合作具体任务的组织和协调,并设立了相应的专题资金。2005年,沪苏浙主要领导在杭州召开的座谈会上决定重点推动环保、能源、科技资源共享和交通合作等四个专题。

  2008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推动下,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力量,完成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计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后期长三角科技合作的目标、基本思路、 主要任务、“五大科技行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行动;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民生保障科技行动;资源环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资源共享行动)和“14个优先主题”,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努力把长三角基本建成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沪苏浙对安徽的改革、创新的工作是肯定的。例如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提出:“以南京、合肥科教研发中心建设为龙头,带动泛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重点发挥南京、合肥科教资源雄厚的“第一比较优势”,以省会城市科教研发中心建设为龙头,通过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企业)的广泛合作,大型仪器设备联网共享,建立创新共同体等途径,着手构建平台,完善机制,推动创新资源无缝对接,把科教优势就地转化成发展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与研发中心”,打造国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群,带动泛长三角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而且,沪苏浙对安徽的科技合作是欢迎的。2006年和2008年,我省科技厅应邀参加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我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6项工作:“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设备协作平台二期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系统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保障系统建设”、“搭建区域技术成果和交流合作平台”、“技术经纪人互动培训、资质互认”、“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

  我们认为,当前是同时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和“安徽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实力比较强,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指示为契机。我们应该在进一步总结30年前小岗村和“傻子瓜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高举奇瑞“自主创新”的大旗,并且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首创性、带动性、示范性实践为基础,使我们的改革、创新之举形成新一轮发展的燎原之火。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争取把一市两省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扩展到安徽省并参与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的工作。同时,紧扣我省特点和实际需要,省科技厅等单位积极组织力量参与其中若干的科技行动和主题,例如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及产品开发、生物医药、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交通工具及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与系统、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等,并且根据我省的实际补充一些重点项目。

  2.围绕我们省在制造业、材料、家电、农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或发展潜力,聚焦一些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并组织泛长三角联合攻关。我们要全心全意地支持奇瑞等自主创新典型和对区域经济有重要作用的企业的发展。建议学习广州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的做法,对相关企业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目标——技术壁垒——凝练研发需求分析;引导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以技术路线图为发展指向的、目标明确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3.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要站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如何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产力优势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问题以及如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问题。建议中科院合肥分院向西与西安分院、武汉分院联合,向东与南京分院和上海分院联合,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关键技术自给率的研究机制体制问题。建议中国科技大学作为首批985的大学,带动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联合长三角所有211大学讨论如何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及发展产学研技术战略同盟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园也应该研究如何发挥产业集聚和创新载体的作用,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问题等等。

  4.当前两岸政治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并且进入新世纪之后,台商的投资规模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台湾的不少大财团、大企业都在大陆有大项目布局,其中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项目。如入驻在上海的台积电、旭庆半导体、申腾半导体、日月光封装、华硕科技等,而这些大项目都具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显著特征。我们要关注随着台湾当局取消阻碍两岸科技合作的相关规定,把握两岸经济合作中的新机遇,积极争取两岸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资本、研发、信息、市场等方面围绕技术创新展开的合作,研究先行建立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生产事业部门和研发中心专题合作的机制和优化政策。

  主动接轨长三角地区,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不仅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层面,也要在中介组织、企业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职能加速转变的新形势下,商会对于地区间的信息沟通、企业间的投资合作、行业自律、民间交往的开展、实现区域分工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有利于凝聚新徽商力量。长三角曾经是古徽商的沃土,如今一大批新徽商在这里崛起。以江苏为例,天地集团董事长杨休资产50多亿,是全国百强第五名;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光标捐款捐物超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苏宁电器张近东也是新徽商,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目前,安徽在沪企业数有17000多家,活跃在建材、房地产、化工等领域,有10%左右的企业投资额在数千万元以上;安徽有16万人创业在义乌市场,从事饰品、生活用品、工业品、服装等行业,义乌安徽商会已在近期成立;巢湖在南京创业的各类企业有400多家,各类经商务工人员超过20万人;南京巢湖商会给巢湖市引进了一个农业高科技园产业项目,总投资10个亿;安徽商人在异地组织商会,成为凝聚新徽商的重要形式。此外,在皖创业的外地商人成立商会并主动接受安徽商会的指导,扩大了安徽商会和新徽商的影响,发挥商会作用对于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改善安徽形象和产业定位。过去安徽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定位往往是资源、劳动力和农产品生产充分供给的输出地位置,被视为一个农业大省,虽然这也是一种分工形式,但绝不是安徽的目标。新徽商通过艰苦创业,表明安徽不但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优势,也具有很强的人文和教育科技优势,形成包括汽车在内的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在工程机械、家电等领域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有能力承接长三角一些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转移。在上海、昆山、温州等地安徽商会努力下,一大批新兴产业来皖落户。各地徽商大力弘扬古徽商精神,热心公益事业,展现了新徽商的风采。

  (三)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优化产业转移承接环境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外部条件,商会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很多外地投资商来安徽发展,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常常会向商会反映,商会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协调解决,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之有“家”的感觉,创造和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承接投资环境。

  (四)有利于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组建区域性的商会,赋予其一定职能,制定统一的质量技术标准、协调推动政府制定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可以加快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如原先江苏等地的电动车质量鉴定安徽不予认可,进入安徽后需要重新鉴定,从而加大了厂商的费用,通过安徽省电动车商会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终于得到了合理解决。

  (五)有利于完善参与发展分工的合作机制。建立与泛长三角地区多层次、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是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安徽商会与长三角商会的合作,建立固定的合作机制,在政府间合作平台外开辟“第二合作平台”,丰富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内容,促进了泛长三角区域发展。

  (一)商会成立难。目前商会成立和运作的依据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必须有主管单位和遵循“一业一会”的原则,即在同一行政区内,同一行业只能成立一个商会协会组织。这就给行业商会的成立带来了障碍。要求商会有主管单位势必要寻求挂靠,挂靠政府机关显然与政府机构改革相悖;“一业一会”的限制,老协会阻碍新商会的产生;随着市场分工的细化,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业”的界定非常困难,不能大而概之用以前的分法来区分行业组建商会。商会成立难,直接影响作用的发挥。

  (二)商会缺乏必要的职能。商会如果没有必要的职能,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适宜于行业协会商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者转移给行业协会商会,但由于牵涉到巨大的部门利益,一些明令转移或者下放的权利至今没有落实。商会由于缺乏职能,在实践中造成商会 “成立时热热闹闹,成立后冷冷清清”的现实状况。

  当前,安徽商会与长三角区域商会之间有一些沟通和合作,如商会之间的互访、信息传递、联谊活动等。但是这些活动规模小,次数少,持续性差,并没有上升到制度化层面,形成一种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合作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也有待拓宽。

  一是把《安徽商会条例》纳入立法程序,尽快出台该条例,对商会的成立、运作、管理模式等作出详尽规定,为商会今后的成立彻底扫除障碍。如今后各省商会条例出现冲突现象,应建立立法协调机制。二是在《安徽商会条例》没有出台前,民政部门和各级商会主管单位应大力支持商会的发展,民政部门应放松对商会成立的限制,允许必要的同类商会成立,形成竞争,提升商会整体素质。三是省商会要积极培育异地商会组织,放松对异地商会的审查批准条件,积极做好服务,壮大在皖异地商会队伍。江苏皖藉企业家目前在筹建江苏安徽商会中因挂靠单位问题受阻,急切希望得到家乡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建议省政府派员携省商会负责同志赴江苏做协调工作。

  尽快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重视职能的转变,还要做好有关职能的移交,政府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有关行业协会商会文件精神,及时把一些政府不再履行,应该由商会协会履行的职能移交给商会协会,如组织行业统计调查、收集发布行业信息、制定行规行约和一些行业标准,开展行业性培训、咨询、组织行业性技术职称评定、参与国内外的行业协作与交流等。

  异地商会组织包括异地安徽商会和外省在皖异地商会。一要引导和鼓励外地企业家根据市场要求组建商会,在安徽注册;谋划跨区域成立长三角地区商会,吸引长三角地区商会成为其分支机构或会员,共享商会的整体资源。二是加快异地安徽商会建设,通过异地安徽商会在异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承接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转移。同时借鉴国外驻沪商会的做法和经验,设立安徽驻长三角地区商会办事机构(如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代表处),为商会之间的交流, 企业间的合作以及充分利用长三角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提供服务平台。三是依托 安徽,鼓励、吸引长三角地区商会来皖设立分支机 构,一方面有利于我省企业了解长三角地区商务信息和联络,另一方面也为长三角地区企业了解我省环境和企业打开一个窗口。

  一是建立与长三角地区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就泛长三角统筹规划、共谋发展,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创新机制,突破瓶颈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并把相关问题提交政府间机制解决。二是在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举办各种活动,搭建各种平台,促进地区间合作。如举办泛长三角商会合作峰会、民营企业交流联谊活动、缔结友好商会等,加强泛长三角商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做政府目前尚不能够作的事情。同时吸引广大民营企业家参与,增强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企业间的实质性合作。三是鼓励、倡导安徽商会与长三角地区商会建立专门协调机制。共同制定能 够从整体上加强 会员企业竞争力的方案,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会员企业的生产、销售、价格、售后服务等方 面的联合行动。尤其在协调本行业出口商品价格,保护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合理价格方 面发挥作用,避免企业竞相压价。同时协助企业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法律 措施,维护长三角行业和会员企业的利益,共同应对加入WTO后经济全 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竞争。

  有专家认为,在区域分工合作中,农业的战略地位很重要,但一个地方一旦被锁定在农业这个附加值低的产业链中,就很难打破这个被锁定的困局。我们近期参加的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调研,农业也是较少被提及的话题,不少人对农业参与区域发展分工的前景并不看好。对此我认为,首先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安徽的优势所在,粮、油、棉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一直是上海传统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而长三角又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如上海市每年农产品消费约900亿元,自产仅200亿元,其中我省农产品在上海市场消费额达200亿元。安徽外销农产品长三角占70%,其中巢湖淡水鱼占十分之一,皖北蔬菜、肉类也占较大比例,而其中蔬菜占据南京市场的40%。此外,我省一些特色农产品和品牌产品如六安瓜片、黄山茶叶、芜湖大米也有很好的口碑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二是农业合作互惠互利、互补性强。自2000年以来,安徽已连续在上海成功举办八届名优农产品交易会,与沪苏浙先后签订了政府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议以及《皖沪食品农产品互认协议》等数项合作文件,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贸易、农业科技教育、农业产业化、农业招商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我省在上海的农业企业近800家。而上海有70多家企业或个人在我省办农业企业、建基地,投资额超过10亿元,江苏仅雨润集团在我省投资就达50多亿元,浙江企业和个人在安徽投资达100多家,投资额30多亿元。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正加速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向中西部转移,安徽是第一个承接转移的理想地区。据统计,全省与长三角地区农业合作项目数量按年均20%比例递增,安徽的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按年均10%以上比例递增。三是农产品加工营销,市场化程度高,最不容易受到行政区划和行政干预影响,合作效率高,在合作分工上较容易率先突破。所以省委书记王金山对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五大基地功能定位时,将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排在第一位,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重点依托我省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沪苏浙大型超市、农副产品加工营销集团和公司合作。建立面向长三角消费市场的生产基地,从去年起,在黄山、宣城、芜湖、池州、六安等市选择5~10个特色农业生产园试点,根据市场要求,生产茶叶、蚕茧、蔬菜、生猪、肉鸡、水禽等专供沪苏浙市场。

  1.主攻目标市场。重点瞄准上海的高端消费品市场,浙江的蚕茧、畜禽及食品类市场,江苏的果蔬、水产品市场。

  2.巩固扩大已进入长三角皖优农产品市场份额。如汪满田茶叶、宁国山核桃、砀山酥梨、合肥炒货、和县蔬菜、岳西茭白、金寨高山蔬菜、长丰无公害猪肉、香泉湖鸭等系列产品。

  3.恢复逐渐萎缩的粮油、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我省大宗粮油产品多为大路货、统货,亟待加强合作,创建生产基地,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4.开发我省潜在优势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合作开拓长三角市场。如茶叶、蔬菜、水产、畜禽、林特产品、中药材、茧丝绸、水果等。

  1.练好内功,做强自身。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的开拓市场,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殖能力。以我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标准化、规模化为目标,加强皖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建立长三角地区相互认证的标准体系,提高流通效率。要发展一批知名度、规模档次高的安徽名牌产品,创立自主品牌,并通过其引领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要根据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超前规划、储备一批农业合作项目,发展我省和长三角地区互动的会展经济,扩大我省农产品知名度。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宽松合作环境。加强对沪苏浙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及世界金融危机对产业影响情况的调研,研究和出台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有针对性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凡来我省参与农业领域合作的客商,在享受本地投资者同等待遇的同时,还可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长三角地区客商来我省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基地,在项目、土地、贷款、资金、技术、产销对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达到基本条件的,优先增补为省级龙头企业。二是强化市场秩序,落实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在长三角区域内实现省际互通。三是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把协调服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建设合作交流一条龙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项目建成后跟踪服务等三大服务体系。打击骗商、坑商行为,着力营造办事高效、服务到位、宽松和谐的合作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外地企业、资金、人才进入安徽农业领域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3.更新观念,借力发展。安徽农业要接轨沪苏浙,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借力发展要实现五引:一是引进长三角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用全新理念改造传统农业。二是引进人才和智力,帮助设计、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框架。拓宽合作领域,吸引沪苏浙的科技力量和知识产权,整合优化我省农业科技资源和技术市场。三是引进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资金和项目,投资我省农业开发,构筑农业产业化大集团。四是引进良种、良法、良场、示范园等,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引进,另一方面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场园的梯度转移。五是引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和生产方式,为农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通过引进外来理念、智力、产业、模式和资本,实现借力发展、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

  4.创新合作交流工作新机制,促进互动沟通制度化。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省农委要成立与长三角农业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产业化处,负责牵头协调日常工作。推进泛长三角在农业规划、项目、产业、企业资源等方面联动,对具体合作项目提出可操作性意见,并予以落实。加强调研,建立统计信息报表制度。安排专项经费奖励对促进合作交流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各市县农委也要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其次要建立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省级农业部门领导互动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磋商合作事宜,加强合作交流。根据需要,组织四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企业界人士相互参观、考察和交流。促成由各省(市)农业部门轮流主持,每两年一次组织召开龙头企业对接会,加强项目、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08年末,我们赴沪苏浙,对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问题进行调研,以下就调研和社会发展上对区域合作分工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1.区域发展分工要抢抓机遇、赢得先机。自从国务院关于推进长三角区域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中西部各省及长三角区域内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上闻风而动,纷纷组团赴长三角招商引资,努力争抢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大蛋糕”,各有高招与大动作,在此形式下,安徽如何抢抓机遇,赢得先机。反思这些年我们在区域发展分工中所做的工作,虽然我们占有区位、劳力与资源优势,虽然我们近十年来一直实施东向发展的战略,虽然省内高层积极推动,但基层呼应并不强烈,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反映不太积极,我们在调研时,长三角有关部门对内部发展分工情况准备充分、很有高见。但提到对泛长三角的分工合作,对方难以说出针对性强的建设性的意见,有的甚至说:“泛长三角不能太泛,一泛就滥”。所以多年来,尽管我们招商引资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合作的成效与我省的区位优势及高层的所做的努力并不相称。对此,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的昆山市秘书长莫全明的话很有针对性“近年来,全面不少市县纷纷到我市合作交流,山东省每个县都来过,江西省也有不少县来过,你们安徽来了哪些县,我没有印象”。他的话给我们以警醒,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上轰轰烈烈,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真抓实干,注重学习和培育近代徽商精神和当代浙商文化,以他们吃苦耐劳、契而不舍、百折不挠的草根精神,主动上门招商求才。在这一重大战略机遇面前,如果我们再次坐失良机,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就会愧对子孙后代。

  2.发展分工要发挥企业主体和民间组织的作用。调研中有两件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是浙江省发改委谈到承接上海大石化和造船项目过程中,在双方政府的推动下,已达成了转移协议,但最终二个项目并未落地浙江,这件事的启示是,区域发展分工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牵线搭桥、搭建合作平台,包办代替往往成功机率不高,要遵循市场规律,承接产业转移要以企业为主体。二是据我省的异地商会反映,安徽在南京的巢湖商会,带领17家外省商会到巢湖市交流考察,为家乡洽淡成功很多项目,其中一个是在和县上马牵动性强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大项目。调研组到上海后,正巧赶上在上海的安徽商会来合肥考察合作项目。但据说目前在南京的安徽商会成立遇到了困难。这些事实证明了,民间组织、行业商会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三个沟通层面一是企业为主体的主导机制,二是政府搭建平台即官方的推动机制。三是非官方的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牵线搭桥的协调机制。但目前三个机制中官方机制主动频繁,而企业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建议要创造条件让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舞台上唱主角;对我省在外地的行业商会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异地的沟通联络作用,走回来、引进来,他们有困难,家乡政府要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发展分工要求真务实,不过分追求名分。谈到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一些观点认为“安徽参与分工、决不做小工”“培育主角意识,不当局外人”“安徽不做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原料的供应角色……”。对此我认为,既然要参与分工合作,就需要有人做大工、技术工、承担主角,也需要有人做小工、壮工、甘当配角。其实分工合作的地位,源于参与方自身发展水平、经济资源的互补性来分配的,不随参与方意愿来决定。既然我们主动上门寻求分工合作,就要勇于面对自己是不发达地区、技不如人的现实,在分工之初,我们除少数的优势领域外,多数领域的合作,还是要做做小工、壮工,当当配角的,需要我们在参与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做强壮大自身,缩小差距,合作分工的地位才会逐步提升。至于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其实这正是我省的优势所在,体现了互补性强的的良好合作基础。发达地区起步之初,也是靠依托廉价劳动力、土地为基础,低成本吸引外资而逐步发展到今天的依托资本、技术而腾飞的高级阶段。社会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些发展阶段只能缩短而不能跨越。所以对发展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态度,在我们的合作发展初期,要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只要能分享到分工合作成果,没有必要执著于名分。

  4.发展分工要适应区域合作机制的新变化。2008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长三角区域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使长三角的区域合作由原来的城际间变为二省一市省际间合作模式,即由原来的自发松散型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体制内模式,这种政策效应是在促进长三角区域内部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强化了长三角产业承接转移在区域内尤其在省内转移的趋势。同时目前泛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定位不明、方向不清,合作机制和工作机制没有形成,这些因素使我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从省内看,我省目前缺乏对长三角产业转移整体规划布局,引资项目点多面广,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不利整体竞争力提升。为此建议一是我省要适应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新变化,以更加积极主动姿态深入长三角宣传安徽、营销安徽,同时加强对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特点、新趋势研究,增强合作的全局性与针对性。二是促进搭建多层次平台,积极推进高层会晤机制,努力促成高层共识。三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帮助制定政策,努力促使泛三角区域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法律层面。

  5.发展分工应增强抗御金融危机影响的能力。去年以来,大规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金融危机下,本地一些企业效益下滑,投资意向和能力减弱,给新一轮招商引资带来难度。但在困难中也凸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长三角地区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或倒闭,亟待转移或重组,产业转移呈现加快的趋势,对我省产业升级换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二是国家此轮进一步扩大内需,中西部是重点,是我省夯实基础、营造环境的大好时机。三是有技能的劳动力返乡、人才流动范围扩大,将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四是目前资源性商品价格总体回落,对加快我省资源性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对此,我省要组织一定的力量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加强联系和互动,只有持之以恒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才能把握机遇,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中,实现超越。

  今年来安徽视察,提出泛长三角的概念,要安徽做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工作,这对安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探讨研究安徽融入长三角和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已成为全省上上下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安徽融入长三角和参与泛长三角分工,要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这里既有实践问题,也有理论问题。我从宏观的角度来提出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安徽融入长三角和参与泛长三角分工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融入长三角,原则上说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指导;参与泛长三角分工是由国家提出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各省市根据分工再制定自身的规划,逐步落实。

  (1)互补。融入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各有优势,为了提升经济竞争力,必须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现在所说的产业转移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平二调,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向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去流动。如果不同地区之间没有互动互补的条件和可能,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转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只有互有需求,才能携起手来。安徽与长三角扬长避短,联合发展,这才是融入的根本。我省每年从苏浙沪引进的投资达上千亿,项目上千个,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互补的结果。安徽生产要素的成本很低,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它愿意来,否则招商是招不来的。它是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的合理组合,只是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这个手段来搭桥。这就是优势互补,是相互融入的具体体现。2008年国务院发了个30号文件,已经看清了长三角的弱点,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不再能起到龙头带领作用,长三角必须与时俱进,脱胎换骨,加快产业升级。

  (2)合作。融入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的。长三角进行结构调整需要安徽作为腹地和依托,需要把部分产业转移到比邻的安徽来,使转移过来的产业能够重新焕发青春。安徽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应考虑长三角的需求;发展农副产品产业,也应把长三角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这就是合作。这样,安徽省和长三角逐渐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这种融入才是实在的,否则脉搏不能一起跳动,融入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因此通过互惠合作,安徽与长三角逐步变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方和谐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共同进步,携手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这种合作是发展的需要,进步的需要,也是相互融入的必由之路。

  (3)共享。区域间的经济融合应是相互的。安徽融入长三角在很多要素上要实现共享。如基础设施、交通、物流等,要统筹规划建设,共建共享,形成一个综合体系。资源、信息等,都应在发展中实现共享。苏浙沪的自然资源贫乏,土地供应紧张,环境容量饱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安徽资源相对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资源共享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是一个发展瓶颈。资源共享需经科学配置来实现,要做到科学配置,必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还要有赖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实现资源共享的必然性就在于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发展成本,增强竞争力。当然,共享不等于无偿提供。如何实现共享,安徽与长三角需要共同研究,拿出可行性办法。

  (4)共赢。通过优势互补,友好合作,资源共享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这是最终目的。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内涵。

  (1)安徽融入长三角是历史的延续,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融合。一个有特色的经济区域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是各种经济社会要素如地理、交通、文化、资源、社会生产、社会交换等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上,安徽与长三角同属于一个发展区域,就是东部区域。这是自然形成的。安徽与长三角互通互融,古已有之。现在的所谓融入,不过是历史的延续,是把历史上自发的经济交流融合上升为发展战略,具有时代特征,上升到政策化、理论化的高度。比如中国融入世界,绝不是从2001年中国入世开始,而是从公元前200年的丝绸之路就已开始,只不过入世之后,融入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顺应了全球化的潮流。根据经济史学家对中国历史上发展区域的划分,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分为4大经济区域,即关中经济区,黄河中下游经济区,长江中下游经济区,巴蜀经济区。当时的关中经济区是最发达的,秦始皇能统一6国就是依靠关中的丰富资源和发达的经济。长江中下游经济区就是淮河以南,包括安徽的大部。隋唐时期,中国分为6大经济区,即河西经济区、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巴蜀经济区、长江中游与两湖经济区、长江下游经济区、闽粤经济区,安徽在长江下游经济区。明朝时期,中国分为6大经济区,即华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长江中上游经济区、江南经济区、华南经济区、福建经济区,安徽是在江南经济区,主要是皖苏浙这一块。清朝时期,尤其是前期,中国分为7个经济区,即华东经济区、华南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华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安徽是在华东经济区,划分范围就是皖苏浙沪。所以从秦汉一直到清朝,都有长江下游这个经济区板块,就是安徽、浙江、江苏板块。在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中,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有所变化,但是长江中下游这一块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这一点很值得研究。从南宋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安徽的徽商从明代开始追逐历史发展的趋势,就在苏浙沪一带发展创业。

  (2)面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长三角肩负双重任务,带动中西部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如此之大的版图,发展不能齐步走,应有优先发展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沿海,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实行差别化的发展政策,使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让沿海地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他们先发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内地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沿海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内地,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江西六省GDP与苏浙沪的对比变化:1997年,苏浙沪地区GDP比中部六省少1700亿元;2001年苏浙沪超过中部719亿元,2005年超过3667亿元,2007年超过4579亿元,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人均GDP的差距变化:2001年苏浙沪人均GDP比中部六省多9717元,2005年多18324元,2007年差距就拉大到24224元。如果按照现在一比七的汇率,这就是三千多美元的差距。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加上内陆发展以城市为主,导致中国城乡二元化的特征日益突出,城乡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 1978年是210元,1990年是824元,1995年是2705元,2000年是4027元,2004年扩大到5485元。当城乡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社会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超出了一定界限,它的负面影响将会超过正面影响,就会造成经济倒退和社会动乱,反而延缓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留下了发展不平衡的巨大难题。因此,党中央洞察全局,高瞻远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里就有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安徽融入长三角也好,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也好,实际上是缩小差距的举措,是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大趋势,长三角要率先建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进到世界发达行列,任务是繁重的,同时,还要带动内陆发展。这样就必须有腹地作支撑,需要一个巩固的后方,这个后方的第一站应该是安徽省。长三角要达到国务院30号文件要求的发展水平,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都是很长的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经济结构的复杂调整,涉及到各种生产发展要素的重新配置和组合,这些没有内地的支撑不可能实现。安徽作为长三角的腹地,是具备支撑条件的。2006年,安徽的煤炭预测总量611亿吨,煤炭的产量8233万吨,都居全国第九;粗钢产量1091万吨,全国第七;电解铜43万吨,居全国第二,还有农副产品及别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劳动力和人才的输送,基础原材料的供应,都是长三角发展不可或缺的。

  (3)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政策基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两个文件,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中发10号文件),二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 中发30号文件)。10号文件提出要“把中部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运输枢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力”,这就包括长三角。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省份,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支撑全国的发展。30号文件提出长三角“要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积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梯度转移。”这就是产业转移的问题。所以对照两个的提法,安徽与长三角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是多么紧密:长三角带动安徽发展,安徽支持长三角发展,“梯度”二字说明安徽是产业转移的首要承接地。

  1.安徽要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分工,有两个规划不可少,即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泛长三角发展规划。首先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它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依据和基础,是通过明确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引导和约束空间开发行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实现支撑经济发展、推进国土均衡开发、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实现科学开发国土空间。一是要解决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不平衡、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不平衡、空间结构不合理和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要顺应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20年之内,将有三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需要处理解决好城市的容纳空间和农民进城的需求。三是要增强区域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中国的资源和空间的利用。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国土空间分为四大类即优先开发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安徽主要位于重点开发区域,因为安徽发展条件较好,适宜人居,能形成人口经济密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该规划国家正在编制中,安徽也参与工作。

  必须制定泛长三角发展规划。安徽如何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发展,必须通过国家大的战略发展规划来界定和统筹。长三角的原来范围是十五加一(个城市),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的长三角规划就是十五加一;现在又在编制两省一市的新的长三角规划,泛长三角规划可能在这个规划中有所提及。建议安徽和苏浙沪共同呼吁国家编制泛长三角大区发展规划,把泛长三角区域范围定下来,苏浙沪加安徽,还加谁,这个要定下来,然后区域发展分工格局要定下来。这个规划应该包括下面几项内容:协调行政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使规划的各个行政区域的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化;指导资源配置,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区域空间开发结构及区域内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方向;还有基础设施布局、交通、大流域治理,如淮河流域以及新安江的治理,生态保护等。它必须是一个长期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大区域发展规划,域内各省市据此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否则各行其是,发展分工无法明确,难以落实。

  2.尽快行动,创造条件,吸引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在安徽融入长三角和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问题上,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发展规划,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搭建发展平台。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泛长三角规划、明确区域发展分工等,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也只有政府才能做到的事情。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迫使我们与时俱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是产业升级。效益低下,竞争力弱的产品及企业要么升级换代,要么退出市场。必须培育先进生产力。长三角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安徽来,与安徽的优势条件相结合,能够焕发青春,提高综合竞争力,也直接参与了安徽的经济结构调整。对我省来说,这是代价最低、速度最快、可靠性最强的结构调整之路。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形势的变化,为我们带来了机遇。但是,机遇并不一定属于我们。我们只有真正解决观念问题、方法问题、行动问题,才能抓住这个机遇,才能把机遇转化为生产力。中部地区除安徽外,还有五个省,还有西部各省,都希望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都会千方百计拿出招数,吸引东部产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谁行动快,方法对,谁占主动,谁占先机。因此,我们应该把吸引长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中央的全局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安徽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我省除应联手苏浙沪要求国家编制泛长三角发展规划外,还应组织精干力量,全面研究国家出台的有关地区发展的文件,如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中部崛起的、关于长三角的、珠三角的、环渤海的等等。深入分析苏浙沪的产业结构状况,结合三省市根据国家规划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分析判定可能进行梯度转移的产业及其转移顺序,结合安徽自身的承接条件,未雨绸缪,广泛动员,制定方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精心组织,精心部署,系统展开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相关工作。

  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与否,并不是取决于安徽是长三角的隔壁邻居,而是取决于安徽的软硬两个环境如何。政府和企业的决心、态度、方法、服务、效率等是软环境,园区建设、配套条件等是硬环境。环境不行,人家可能跳过安徽。我省应该全面审视自身的条件,加以优化和完善。尤其是园区建设,总体来说,与长三角相比,我省是弱项,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特色产业园特色不明显,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强。建议我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建议将境外招商与吸引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结合起来,邀请境外公司以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参与或配套转移产业落户安徽,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的先例。

  从我省角度来说,融入长三角、参加泛长三角区域分工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拓展市场空间,使我省产品能更多更快地进入到全国具有最大需求的消费市场;二是为了从东部地区接纳的更多的产业和资本进入;以达到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其中,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当前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我省抓住机遇,迅速崛起的切入点。

  对现实中的产业转移状况的准确了解与未来走向的客观把握,显然是做好产业转移的前提和基础。

  ①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必须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的主导作用仅仅是为企业的产业转移提供体制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但目前总体情况是政府的作为较大,而企业方面的跟进似乎不力。

  ②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已经显现。转移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土地等资源供给紧张,以及成本上升三个方面。但各地产业转移的具体情况是有差别的。江苏的着力点是省内的苏北地区。浙江向我省产业转移早已有之,但其中不少是低层次及有碍环境的产业。上海产业向外转移比较明显,主要是看我们的接受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外资进入长三角地区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变化。如据上海介绍,今年外资进入中的第三产业占75%,其中总部经济成为热点。第二产业中主要是高端制造业进入。

  其实,产业转移和生产中的集群化发展现象,并非始于今日,当然现在的规模是以前所不能相比的。因此,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对于做好今后的产业转移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历史上80年中期我省曾出现过第一个(至少是最早一批)台资企业,含山林头铸造,太和皮条孙村的尼龙绳,当涂两博刀具,以及近年的无为高沟的电缆等也曾辉煌过。但都未能发展成为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大产业,值得反思,从中发掘出一些有益的参考。

  目前我省正面临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产业转移的浪潮。其中一个趋向是,国外产业进入东部地区开始缩小(至少是相对量);同时,国内产业转移受到约束或过低的产业层次,不宜作为我省主攻方向。因此,可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直接接纳国际产业转移。近年我省外资引进的迅速扩张,从实践方面给予这个判断和主张以证明,要有这方面的视野和气魄。

  目前,认为在接受产业转移中要重视集群建设、要整体引进、要做好产业配套,以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是必要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专业性市场建设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如上所述,我省小区域的产业集群早已有之,但总成长不起来,究其原因是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未能形成紧密关联和互动效果。而浙江义乌、江苏常熟等地的经验是,产业促进市场发育,市场依赖产业做大。这是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劳动力多且价格相对低廉是我省一大优势,通过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力就业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以产业转移替代过去的劳动力向外地转移打工,就是把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转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对居民增加收入、对当地增加财富、提供税收有着多重好处。何乐而不为之。但目前在这方面认识上有些偏颇,需要排除、以正视听。①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技术上的不先进,也不等于是没有前途和朝气的产业。俗话说得好,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②利用先进技术尤其是当前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欠发达国家(地区)赶超先进国家(地区)的捷径。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没有市场。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只要有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就大有前途。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我国居民消费仍然是吃穿住行为主,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率也是来自这些部门的。即使高新产业做得最好的美国,其对GDP的贡献率也不过是2个百分点而已,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近双位数的发展速度,即使高新产业达到美国水平,其余多个百分点的增长仍然要靠传统产业。④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我省的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相适应,即使一些自主创新做得好的企业也是在传统产业方面的突破。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已很难做出严格区分,如汽车已出现有100年的历史,其基本结构并无根本性变化,但其生产技术、配套的电子技术以及安全保障等要求,需要有高新技术支撑,家电如洗衣机中的芯片属于高新技术,但同样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⑥实践看,常熟的服装,温州的皮鞋等是传统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其科技含量并不低,市场更是经久不衰。

  在我省现阶段,相对于高新产业的扩大和升级而言,品牌和技术升级更为重要。因从一定程度上讲,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是创新品牌(另外目的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我省许多企业贴牌生产,大量利润被外资(地)拿走。服装、鞋业等不是不能赚钱而是缺乏品牌。进一步分析,在一个短时期内,所谓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主要是指生产技术和产品品牌的升级。而且这是主观所能做到的。而第三产业及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等方面的升级,是需要有客观条件的(如城市扩张、生产的专业化及需求变化,科技创新与发明的支撑等),也非一时之功所能实现的,而技术和品牌升级相对来说,则是有现实可能性并具有立竿见影之效果。

  有专家说得好,我国的许多产品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生产不出来。究其原因是缺乏高级熟练的技工。从理论上说,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和人才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方式取得的,而一个地方发展经济所需熟练工人不可能全部从外地引进。从实践看,熟练工人往往是决定产品的成本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外资(地)企业是否进入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这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省劳动力资源虽然很多,但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并不多。随着大规模产业转移中对技工需求的增加,将会供不应求,要提前做好准备。我省要把劳动力资源转化成劳动力资本,必须要在这方面下大气力。

  提前做好谋划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从战略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讲重视传统产业不是要否定在高新技术方面发展的必要。高新产业是一个潜在产业,一旦突破大有作为,但这要有一个过程。为此注重引进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进入。二是要超前谋划生产性服务业。在这方面要有超前意识。因在当前,工业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常常不是在直接的生产过程,而是在产前、产中及产后的服务。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解决当前有文化有知识人员的就业十分重要。虽然目前我省大规模地引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层次服务业的条件还不大成熟,但要从现在做起。因在工业化初期我省滞后了,在进入工业化的新阶段,在这方面就不能再落伍,需要适当的超前。如从现在开始就要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创意产业,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要重视产品的设计、推销策划、以及会计、律师和咨询业的发展等。而且我省已建设成一批较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应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为周边区域提供服务。对这些城市来说,如若不从现在开始重视服务产业发展,将来会面临第二次产业转型和升级,那将是不经济的。

  内容提要:长三角的对外开放为安徽省涉外经济提供了机遇,两地差距明显要求安徽涉外经济应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长三角面临的挑战又使安徽涉外经济参与泛长三角合作成为可能。长三角外资企业转移的动力一是在沿海地区没有生存或是扩大再生产的空间,二是希望借助承接地的区位拓展中西部内销市场,安徽的区位优势、市场容量、优势产业等具有吸引力。在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中,无论是承接产业转移还是发展自己,加强以项目为载体的交流与合作是关键。近期抓好以下重点:1、办好第四届中部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2、组织开展好市、县、开发区项目对接活动,3、用好商务部建立的昆山、上海等地产业转移促进中心资源,4、争取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第一批产业转移示范园区5、发挥全省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以外引外和增资扩股作用

  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之一。长三角地区一个突出优势是对外开放领先于全国,30年来,长三角地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转移的契机,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2007年,长三角以全国2.26%的土地面积、11%的人口, 创造了21.9%的GDP、21.3%的财政收入、48. 18%的进出口额、48.6%的FDI。

  2007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0474.1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48.18%,贸易顺差为3869.09亿美元。2007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为401 .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53.74 %。长三角引进和利用外资已经从注重物质资本的引进转向知识资本的引进和消化,高技术制造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比重增大。如:位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昆山出口加工区,2007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出口超过100亿美元,笔记本电脑产量3800万台,占全球产量的近40%,手机/导航产量1000万台,数码相机产量1000万台,占世界产量的九分之一。

  长三角对外开放跨越了三大步:1.利用外资促进制造业起步和发展;2.全面利用外资促进产业成长和调整;3.内外资共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近几年,长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外转移;另一方面,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速度加快,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

  在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共同特点的同时,江浙沪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海模式”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发展为特点,“江苏模式”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见长,“浙江模式”以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著名。与此相适应,两省一市开放路径上也各有特色:上海以本地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外来资本的大量介入为初始条件,从企业环节、投入要素启动生产过程和市场的开放,是典型的“顺推型”开放;浙江以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为初始条件,由市场层面的开放启动生产过程和企业环节的开放,属于“倒逼型”开放;江苏(尤以苏南为典型)的开放则得益于“星期天上海工程师”,以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初始条件,由生产分工环节启动国际化,向两头分别扩散到市场和企业环节,属于“扩散型”开放。

  安徽2007年进出口总额 157.3亿美元,其中出口84.79亿美元,分别只占全国0.72 % 、0.70%,安徽进出口占GDP的16.5 %。安徽利用FDI 34.3亿美元,占全国的4.01%,安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低于全国16.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同比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7;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强度只有全国的38%,服务业利用外资只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26.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保险领域利用外资今年刚有一家;对外投资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109万美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198万美元)的55%。到2007年底全省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8480家,其中发生外贸实绩的仅有2457家,不足三成;全省89个开发区尚有22个开发区利用外资为零。这些都说明了我省涉外经济运行中总量还不够大,结构还不够优,后劲还不够足,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高,也充分说明了安徽省涉外经济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提升安徽对外开放水平。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为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契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2010年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将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担任的任务与责任相比,长三角地区当前面临四大挑战:1、现有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经济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的贡献率,没有完全消除条块分割,对全国辐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先发的体制优势将逐步减弱,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继续对上海市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创新,如何保持营经济的竞争活力,如何改变长三角尤其是江浙处于国际产业链条低端而造成的“贫困化增长”、“全球化陷阱”。2、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在GDP 中的比重(50 %左右)低于北京(73%)更低于香港(91%)。发达国家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80%。纽约、伦敦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85%,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要达到70%以上,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1/2. 。3、片面引资不利于本土产业发展。三资企业存在“价格转移”、“利润转移”、“技术挤压”现象,税收贡献低于本土企业。对外资过度优惠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外,长三角外资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同时面临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低成本优势挑战。4、产业同构情况依然突出。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一度达到0.8-0.9,加剧了长三角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相互过度竞争行为,不利于经济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提升为安徽涉外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长三角地区面临的挑战又为我省涉外经济发展提供了合作的机会,我省现实的基础与长三角恰成互补互惠的结构,我省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的延伸、企业的转轨、出口货源的组织、外资企业的转移、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等方面是具有承接条件和合作空间的。

  今年来省外资金投资我省千万元以上项目中,苏浙沪占了一半以上,同比增长近一倍,延续了近几年的趋势。从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到位情况来看,今年1-9月份,已在苏浙沪等地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我省的再投资就达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21%。苏浙沪外商投资企业在我省的再投资项目投资方主要来源于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从行业分析,这些再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3076万美元,增长33%,占比43%)、房地产业(14796万美元,增长1.5倍,占比2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6533万美元,增长8倍,占比12%)、住宿和餐饮业(6500万美元,增长17.7倍,占比12%)等行业。其中制造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另外,从我省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来看,今年1-9月份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投资方和境外资金共同在我省投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增多,大项目增加,它们主要集中在采矿业、燃气生产及供应业、木材加工、塑料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如江苏润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协鑫有色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马鞍山尖山铁矿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359万美元),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中国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安徽郎川天然气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绍兴上风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瑞克化工(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安徽亚克力建材有限公司(投资总额400万美元)等。由此可知,包括位于长三角的沿海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目前转移的产业集聚度不高,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与长三角合作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长三角三资企业外迁来皖的总体上还是以中小型居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如玩具、服装、鞋子、塑胶等行业。省商务厅通过对企业转移的内在动因调查可知,转移的动力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沿海地区没有生存或是扩大再生产的空间,需要转移到安徽内地来,以求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在苏浙沪它们主要是受资源、土地的约束;二是希望借助承接地的区位拓展中西部内销市场,安徽作为承东启西省份具有这一优势,从长三角地区转移的外资企业除看中我省当地生产要素成本之外,还关心日常运营成本、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以及物流成本等。

  从长三角地区企业的需求来看,一类是产品部分内销或打算拓展国内市场的企业,在当前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部分企业目前正在试图拓展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安徽的区位优势、市场容量较有吸引力;另一类是看重安徽现有优势产业(如汽车、家电、原材料等)的企业,期望为它们做上下游配套来加快自身发展。

  从有潜力转移的产业来看,一类是通过转移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的成长性产业;一类是能够开发利用我省资源的产业;还有一类是包括交通、通讯等在内的基础性产业。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省涉外经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也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目前在沿海生存比较困难的鞋业和玩具等;能源需求量较大的产业,如陶瓷、化工等,空间需求大的产业,如家具、钢构等。这些产业如需要扩大产量,将受土地的限制,目前在长三角已很难做到。当然我省承接企业、产业转移的前提是无污染的,不会破坏环境与生态的。

  一方面,规模化与集约化利用外资是长三角外资企业的稳定器,长三角大量外资所在行业的整体产业链都在当地,并具有良好的配套供货系统。以江苏省为例,其利用外资到2007年已连续5年全国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