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富注册」平台登陆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天富注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400-822-5216
联系人:张骏捷
网址:www.xazmhbgc.com
邮 箱:7535077@qq.com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天富新能源科技
首页!皇马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1-28 21:13    文字:【】【】【

  首页!皇马注册1.1.1社会经济状况。麦积区是甘肃的“东大门”,现有农业人口45.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 670元,是一个城乡兼容、工农互补、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区。区内山川交错,海拔在748~2 599m之间,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0.90 ℃,无霜期170d,年降水量506.30mm。

  1.1.2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现状。全区总面积3 484km2,现有耕地72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林果、蔬菜、畜牧、乡镇企业和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区能源利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薪柴等生物质能资源储量相当可观,全区林地面积约88.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耕地72万亩,可产作物秸秆约1.50万吨;饲养大牲畜4.80万头、猪8.40万头、羊2.10万只、兔0.40万只、鸡54.70万只,年产畜禽粪便9.44万吨。另外,农副业和工业残余物与加工废弃物,污水及城市垃圾等也组成了生物质能体系。二是水资源蕴藏量居全市第一,但小水电开发滞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资源也较丰富,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由于投入能力有限,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开发利用。总体上看,农村能源主要是秸秆、电、煤和薪柴。目前利用上存在污染环境、运输成本高、小水电开发滞后、利用常规能源(煤、电、油)成本较高和农村经济承受能力低的压力。农村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涵盖面广,尤其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1.1.3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特点。目前,我区农村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用能结构。一是沼气项目实施区传统的用能方式、结构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变,农村沼气已经成为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但因项目实施户绝对数量较小,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区农村能源利用的现状,用能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二是在非项目区农村用能仍以作物秸秆、野生植被叶及煤、电为主。据统计,去年全区农村年用煤量约9 459吨、生活用电约850.90万千瓦时、作物秸秆约79万吨、薪柴约38万吨,生活用能占到80%以上,生产用能在20%左右。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生物质能消耗和直接燃烧,提高热效化率,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我区今后农村能源面临的首要任务。

  自从2002年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来,我区农村能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沼气建设项目村达64个,户用型沼气池拥有量达到7 805座,使用率达98%以上;二是推广省柴节煤灶6.71万户、架空炕0.05万铺、秸秆气化炉103台;三是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152台、太阳灶240台、太阳能路灯2座、太阳能钟2座、太阳能热泵2台、太阳暖房40座;四是生态农业有了发展,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30户、“五配套”模式13户、“猪-沼-果(粮、蔬)”利用模式2787户、集雨滴灌工程3处,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项目农户逐步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发展和谐化”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目标,全区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保护天然林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开发沼气可再生能源,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沼气建设,通过燃料、肥料、饲料的良性循环和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推动了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促进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1.2.2优化农居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文明进步。通过沼气供能,结束了过去几千年农民做饭烟熏火燎的历史,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家务负担,同时,粪便入池发酵,大量有害菌群被杀死,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家居卫生状况,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体现出了“家居温暖清洁化”的新景象,促进了农村的文明进步。 1.2.3巩固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一座10m3的沼气池一年节约的薪柴相当于2.50亩林木一年的生长量,且减少直接燃烧柴草产生的排放污染,加快秸秆转化还田,有效防止植被毁坏,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2.4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在农村能源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各种新技术,使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密切了党群关系。

  我区对新型能源的利用才刚起步,由于区财政有限,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广只靠国家的投入,没有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未将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就“能源论能源”,看不到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更没能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高度来认识。

  我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及地热能等资源丰富,由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层政府财力薄弱,农民自身积累有限,投入不足,项目推广规模和覆盖面小,难以形成全面推进和综合开发的工作局面,农村可再生能源发挥不了综合效益。

  2.3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不高,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低,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起步较晚,科研人员少,科研成果更少,对优势资源的开发有限,尤其是对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高品质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农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知识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全面实施。

  由于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商品率低,大中型项目比较分散,不成规模,小型项目大多分布在农村,没有形成生产、使用、管理服务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产业化程度低。另一方面除小水电站、大型风力发电场等以外,其他农村能源项目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或者外资参与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也不够,造成市场化程度低。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是发展我区畜牧业,促进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改善我区农村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应综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强化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可再生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良好氛围。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我区一是要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应将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列入基本建设项目,每年列专项经费,重点扶持。同时,整合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农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切块用于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工程建设。

  3.3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科技攻关与培训力度,构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加大科技开发力度,解决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中的难题,力求在便捷、实用、耐用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村可再生能源事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随着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广大群众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把服务送到村,把技术教到人。引导农民兴办农村能源服务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建立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真正使农村能源事业不断走向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道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谁投资、谁受益为主的原则,借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机制。政府引导农村可再生能源企业“跳出能源发展能源”,通过综合开发,靠效益在市场中存活、发展。鼓励企业投资兴建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逐步建立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

  一是我区太阳能、风能、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的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可达79万吨以上,全区饲养大牲畜4.80万头、猪8.40万头、羊2.20万头、鸡54.70万只,年产畜禽粪便9.44万吨。二是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趋成熟,我区有一支服务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项目的建设队伍,在太阳房建设方面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沼气发电技术方面,省内外已有不少技术过关的设备生产厂家及成型设备,有许多成功模式可借鉴引进。三是农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很高。据我们对全区25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建设沼气池意愿强烈的农户占到75%,个别村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积极要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总之,麦积区农村可再生能源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时机已基本成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为实现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资源合理持续利用,保护我区生态环境和实现农民节支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能源的大量消耗,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水能是人类最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之一。水利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到2005年底,全世界水电总装机容量约为8.5亿kw。目前,经济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水电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生物质能是最原始的能源之一。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转换为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到2005年底,全世界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000万kw,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生物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生物柴油年产量约为20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沼气已是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欧洲、中国和印度等地区已建设了大量沼气工程和分散的户用沼气池。

  太阳能是利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利用方式。光伏发电最初作为独立的分散电源使用,近年来并网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加快,市场容量已超过独立实用的分散光伏电源。

  风能利用以风电为主,包括离网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基本成熟。近年来,并网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型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

  地热能利用包括发电和热能利用两种方式,技术均已比较成熟。到2005年底,全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约900万kw,主要在美国、冰岛、意大利等国家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海洋能潮汐发电、波浪发电和洋流发电等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规模的主要是潮汐发电,全世界潮汐发电总装机容量约30万kw。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较快的可再生能源除水能外,主要是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水能开发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发达国家的水能开发基本上已经完成,发展中国家的水能开发是今后较长时间的一项重要可再生能源开发任务。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气、供热和生产液体、固体燃料,将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期光伏发电的主要是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并网发电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独立供电;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提高太阳能供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像太阳能供暖和制冷的方向发展。

  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偏高,因此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关键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国家政策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倾斜,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中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

  节约能源,促进能源多元发展,是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长远大计。2005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先进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

  从各种能源的实际出发,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总能源消费量15%;到2050年,我国煤炭、石油与水能的份额大体不变,约占40%、20%和6%;天然气与核能将会增加,天然气由3%增至10%,核能由约1%增至9%,剩余的15%差额要依赖于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等非水的可再生能源来解决。从电力供需方面看,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份额仍保持39%,气电份额略有增长,由2%增至5%,水电将由23%降至15%,核电则由增至11%,其余约30%的缺额约7亿kw,几乎要全部依靠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降低煤的份额和增大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份额,将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

  [1]刘全根.世界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J]. 能源工程. 1999(02)

  [3]张正敏,朱俊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能源. 1999(10)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辽宁省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由于水污染的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高,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人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积极开发利用和调配各种水资源,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随着人们对再生水的认识不断提高,再生水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作为用水大户,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再生水灌溉利用是世界范围内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我国也在积极推广再生水利用,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辽宁省污水处理率较高,污水处理厂分布合理,日处理水量大,为辽宁省再生水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再生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具有技术可靠、水质安全、水量稳定等优点,再生水的充分利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辽宁省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人均及单位耕地占有水量分别为820 m3和547 m3,在全国平均指数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3,在全国排在倒数第3位。根据全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多年来辽宁省的平均降水量为986.7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m3,比20年前减少了5.8%。不仅辽宁省的水资源总量短缺,且东西部的水土资源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异,如辽东地区,其耕地面积在全省中仅占4%,但平均年径流量在全省却占到28.5%;又如辽河中下游地区,其耕地面积在全省中占55.7%,年平均径流量在全省中占32.6%。目前,辽宁省的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程度已达40%,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67%,且存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问题,多处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等现象严重,开发潜力已十分有限。长期以来,辽宁省农业用水存在浪费严重现象,虽然“十一五”末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达0.55,比“十一五”初期提高了0.0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另外,工业用水重复率低,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万hm2,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5.33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67万hm2,改善易涝耕地29.67万hm2。

  再生水是对经过或未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集纳雨水、工业排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可以再次利用的水。再生水灌溉利用是世界范围内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推动了污水再生利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以色列、法国等对水资源危机进行缓解的重要举措就是对再生水进行回用,预计在水资源的总需求量中,突尼斯、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的再生水回用总量将分别为10%、25%及11%。对再生水进行回用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农业灌溉,美国有42%是用于农业灌溉。1897年Werribee农场(澳大利亚)开始利用再生水。

  我国对再生水进行灌溉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于2007年3月1日了《再生水水质标准》,为再生水在我国利用与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达到1 988座,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亿t/d,而目前的回用量仅为400万~500万t/d,范围也局限于部分缺水严重的城市,如北京、天津、太原、青岛等。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缺水量将达到130亿m3,再生水的可利用量将达到767亿m3 [1]。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再生水,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将很难突破。北京市到2010年建设再生水灌区4万hm2,利用再生水3亿m3。而辽宁省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尤其农业灌溉方面发展比较缓慢,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为辽宁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高。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水源,如云水资源、海水淡化和远距离调水等,但由于存在技术和成本等制约因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辽宁省的缺水问题。而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水资源,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在国家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再生水的利用问题,将大力支持再生水发展。

  截至2010年,辽宁省已建成运行13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640万t/d,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6%,县城污水处理率为82%。污水处理厂布局合理,分布均衡,全省14个地级市、44个县(县级市)全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可见,辽宁省利用再生水还是具有优势的。此外,再生水还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污水处理厂可以作为再生水源地,距离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较近,供水也较为方便。对污水进行再利用的规模比较灵活,可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对大型的再生水厂进行集中建设,与远距离引水相比,成本相对较低。二是较海水淡化经济。海水淡化一直是沿海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出路之一,但由于存在技术和成本等制约因素,很难推广普及。而利用再生水,不仅技术简单,而且成本较低,应大力推广。

  近30年来,随着再生水灌溉总面积的不断增加,人们广泛地关注其是否安全,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经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是安全可靠的[2-3]。随着再生水灌溉技术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再生水在农业灌溉方面将会发展很快。再生水充分利用将是解决辽宁省缺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4]。

  [1] 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 惠秦燕,祁君,于金平.再生水利用结合湿地在城市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9):237-238.

  徐州市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共包括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汪区5个市辖区,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市区东西长64.5 km,南北长61.5 km,总面积3 038 km2。废黄河横贯市区,成为独立的长条形高滩地,是徐州境内地表水系的分水岭。京杭大运河斜贯市区北部,始于蔺家坝,下至邳州市大王庙入中运河,全长71.7 km,具有灌溉、排涝、航运、行洪等综合功能[1]。

  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量的分布特性一般能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性。降水量的分析统计采用3个站点连续57年的资料,1956—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58.3 mm。降水量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点;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为595 mm,占全年的69.3%,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29.6%,1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1.67%;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3倍;丰枯变化频繁,丰枯水年经常连续发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丰水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枯水期,尤其是1991—2002年,出现连续枯水年份,2003—2009年为丰平期。

  市区内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兴利库容约1.21亿m3;此外,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骨干沟河年度可复蓄2~3次,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市区主汛期的水量大,而河道防洪标准低、蓄水工程的调蓄能力小,从而导致主汛期的绝大部分水量不能利用。非汛期来水量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增加河道防洪标准、兴建蓄水工程等方式来解决[2]。

  市区供水水源一是来自流域降水产生的径流量,二是上游来水,三是翻引外水。由于一、二水源不能满足区域工农业、电力、航运的用水需求,因此需要依靠翻引外来水源。

  进入区域的调水线路:一经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6级梯级翻水站翻引长江水入骆马湖;二经沙集翻水站翻洪泽湖水到邳州翻水站站下,再翻入骆马湖,还可经单集和大庙2级翻水站向房亭河流域供水。

  在现有江水北调供水工程条件下,现状调出骆马湖10.7亿m3,调入下级湖2.75亿m3,可向区域供水7.95亿m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规划增调水量,调水出骆马湖31.48亿m3,入下级湖26.98亿m3,差4.5亿m3,扣除蒸发、入渗等损失,徐州市可新增用水3亿m3,其中市区可新增用水1.02亿m3。

  2012年区域总用水量9.77亿m3,其中地下水1.91亿m3。各类用水量中,生产用水8.58亿m3,生活用水0.94亿m3,生态用水0.25亿m3。

  生产用水按照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用水7.01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6.56亿m3,主要以地表水为主;第二产业用水1.57亿m3,其中电力工业用水0.92亿m3,主要以地表水为主,一般工业用水0.65亿m3;第三产业用水0.23亿m3。

  徐州市区主要河流包括奎河、废黄河、不牢河、房亭河、运河。2012年徐州市区内水功能区监测断面综合水质评价(年均值)结果表明,评价为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的断面分别为33.3%、33.3%、16.7%和16.7%。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率分别为50.0%、33.3%。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丰水时大量排泄废弃,干旱时又引水困难。废黄河将市区分为以北的运河水系和以南的安河水系,废黄河成为独立水系。运河水系供水工程较为健全,既有江水北调系统,又有南水北调系统,但安河水系均为河流的发源,水源不足时均需从运河水系引水。地下水资源状况虽尚可,但近几年由于不合理开采,徐州城区已形成常年性地下水降落漏斗,近年来有较大回升。

  徐州市区集中了徐州市大部分工业企业,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均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水质也有较大提升,但乡镇工业废水未能达标排放,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大量过剩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水环境[3]。水体污染问题仍是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要问题之一。

  徐州市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工农业用水主要依靠调水工程来保障。在此前提下,优水优用、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是开源节流挖掘水资源潜力的有效措施。目前,区域中水回用已经初具规模,徐州经济开发区中水回用工程对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作为水源进行集中深度处理,出水分别用于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保利协鑫徐州再生能源公司及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需要的循环水补充水及绿化用水。但总体上利用规模还有限,大量中水资源化利用的空间很大,有待进一步挖掘,特别是徐州市北区的发电厂应出台鼓励措施使用再生水[4]。

  加大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扩大废水处理能力,争取做到污水按标准达标排放;拓浚河道,增大河道调蓄能力,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引水速度,既增加了外来水源,又能改善水质状况;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控制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推广高效、低毒和快速分解的农药,有效保护水环境。

  目前,徐州市区供水现状地下水水源占有较大比重,徐州城区已形成常年性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应加强地表水厂的建设,实现徐州市区的区域性供水规划,减少对地下水水源的开采,地下水水源可以用做应急备用水源。

  通过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开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逐步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并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利用现有中水回用系统,扩大中水资源化利用程度,不局限于大的企业和电厂,应对大型生活小区进行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5]。

  [1] 李明武,陈玲.徐州市区水环境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3):51-53.

  [2] 黄广勇,查红.盐城市沂南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水资源研究,2006,27(3):15-16.

  [3] 范传辉,陈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80-281.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煤炭开发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突出表现在:(1)煤炭开采中排放的甲烷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2)由于开采煤田引起地表坍塌、破坏及排土场、煤矸石等占地已达3200000ha,每年还以22000ha递增;(3)煤矿积存的矸石达16亿t多,每年以1亿t递增;(4)煤矿年排出矿井水17.5亿t,均为高矿化度、酸性、高悬浮物甚至含有放射元素的污水。二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污染。我国由于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及总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分别约占85%和70%。适当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由于煤炭所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今后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利用煤层气。煤层气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但是以往在我国对于煤层气基本没有进行采收和利用,而是由采矿作业面直接排入大气。

  (2)大力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所谓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如循环流化床技术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FBC-CC以及IGCC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根据我国油气资源评估的结果来看,全国石油的总资源量940亿t,可采资源量是160亿t。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石油资源贫乏。1984年以来,原油产量年均增长为1.7%,但同期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为4.9%,供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石油短缺将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

  (1)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我国石油地质特点是以多构造层系叠合盆地为主,这就决定了中国石油勘探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通过加强勘探,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内资源,使我国今后10~20年中石油产量稳中有升,保证一定的自给率。

  (2)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以往我国的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地区,这一地区的局势较为动荡,而突发事件的发生将会对我国的石油供给乃至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进行石油战略储备。目前发达国家基本都有相当于90天的石油进口量储备。战略石油储备不仅具有保障供应、稳定市场、平抑价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国家在国际政治局势变化中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因此我国应逐步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累积探明储量已达大约2万亿m3,占世界天然气总探明量的0.9%。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利用效率较高的能源,在能源的供应系统中,以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和石油,对改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1)国内和国外资源开发利用并重。今后在加强国内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境外资源。从中亚、俄罗斯等地区通过管道引进天然气是较为合理的方案。

  (2)合理使用天然气资源。按我国目前能源消费量,如果我们仿效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盲目扩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势必对天然气工业乃至整个能源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不良的后果。对天然气的使用应该从我国的能源现状出发合理使用。

  (1)水利能。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676亿kw,技术开发量为3785324万kw,年发电量可达1923300亿kw·h。我国西部能源在能源资源中占了43.7%,水电更是占了77.7%,因此国家规划中,西部大开发首先开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三大工程之一“西电东送”,就是把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送到东部去。

  (2)生物质能。我国生物质能的应用技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特别在高效直接燃烧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生物质气化和发电、能源植物的开发、生物质的液化技术等几个方面。

  (3)风能。我国风能总资源量达到16亿kw,近期可供开发的约有10%,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容量约为253亿kw。

  (4)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我国约有960多万km2的国土,太阳能总辐射量超过60万J/cm2,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对于地处边远,远离电网,用电负荷小而且分散的县城和村镇、散居牧户,以及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地热能。地热资源尚待继续勘探,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地热储量约为11686×1012MJ,现已利用的比例很低。合理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局部地区的能源问题,也将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6)潮汐能。我国海洋能源资源亦十分丰富,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就有2000×104kw以上。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目前已建有潮汐发电站总装机容量5930kw,年发电量1021×104kw·h;波浪发电试验电站也在建设之中。在不久的将来,潮汐能也将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一席。

  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解决的方法有三点,(1)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和积极发展节能技术将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方面。(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积极合理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3)探索新能源。有目的的探索新能源将会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案。

  [1]倪守强,李兴华.我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7):30~33.

  [3]史立山.中国能源现状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2004.5.

  可再生能源,即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极度匮乏,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故而消耗极大。例如我国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能耗远高于国际水平,建筑能耗是同纬度国家的3-4倍,大中型钢铁企业每吨钢材能耗高于20%,火力供电超过22%,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更遑论那些发达国家。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能源不足缺依然存在各种情况,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由于我国的能源产出依然是以煤炭为主,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的67%,而煤炭的开采,燃烧等等能源产出的过程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温室气体的超标排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我国依然以直接燃烧作为使用煤炭资源的方法,从而导致全国90%以上的二氧化硫排放来自于煤的直接燃烧,更有70%的燃尘是燃煤造成,这些气体的和燃尘的排放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更导致酸雨的形成,以至粮食减产,土地营养衰退以及绿色植物的破坏。

  2.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大,但人均占有资源量极少,除煤炭外,石油和天然气极度短缺,甚至连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都不到。以长远的目光看,石油,煤,天然总有开采完的一天,不能让能源不足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因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刻不容缓。

  面临现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不只是我国,更是全世界都必须停下畸形的增长,思考如何应对能源不足这个即将出现的大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满足我们现在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人类以后的灭绝!所以,可再生能源就必须提上日程,我们的形式已然岌岌可危,我们要行动起来,保证我们的环境和子孙后代和谐发展!虽然我国有可再生能源法,但却未能对违反此法的制裁措施进行明细,因而一部较完善的能源法已经需要我们一起完善,加强监督管理,上下举措,方能走上和谐大道。

  可再生能源法的完善一定要提上日程,完备法案,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使国民对可再生能源有所了解。

  我国已探明的煤炭总量约9.7千亿吨,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经济可开发装机量约3.9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到1.7万亿千瓦时,不过其利用却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例如淹没和移民等等。因而我国的能源不足乃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难题。为了现在的国民经济发展,更为了子孙后代有能源可用,我们必须将能源形势由以往的不可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资源方向发展。虽然我国做的不够好,但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例如冰岛的氢能源发电,巴西的乙醇动力运船,都可以作为我们实际操作的经验。

  唯有从上而下的贯彻实施,才能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首先,国家要提供资金扶助,使得可再生能源可以产业化;其次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舆论支持,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国民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最后,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可再生能源虽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就从目前而言,国人对其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比较肤浅的认识上,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去认知可再生能源。只有举国举措,方能贯彻好总书记的和谐发展观,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更能保证中国自身战略能源安全,可持续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虽然改革的路上充满荆棘,但是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必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从而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水源的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仅会导致人们生存的环境发生污染,还会使得人们在对水源进行饮用的过程中,对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水源污染还可能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因此现在社会上对污水的处理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程。而且在现在淡水资源匮乏的现象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目前在市政中的供水水源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外调水源,但是外调的水源往往价格比较昂贵,这就需要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考虑低成本的经济特点。而且在现在社会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促使水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社会上采用的双膜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现存的水污染情况。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对污水的处理,还应该对处理过后的水源能否进行再生水使用进行合理的研究。这就需要根据对再生水的概念进行协调性沟通。在模式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相应的指标充分的表示了现在社会上进行处理形成的再生水在水质要求上面能够全面的满足社会对水源的要求,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及时水源质量与社会的要求比较接近,但是其中含有的氯元素还表现出超标的情况,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再生水进行再次处理。实践证明,采用双膜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不仅仅可以对水源的质量有很大的保证,还能有效的降低水源中含有氯元素的指标。

  双膜法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两层阻挡膜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隔离,这也需要对这项技术手段的设计方法进行全面的论述。从研究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这项技术的设计在于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再次进行超滤装置中进行过滤,进行超滤过滤器的过滤之后还需要通过保安过滤器进行更为细致的过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源中的杂质有一个更全面的消除。另外在过滤过程全部进行完毕之后还需要采用相应的反渗透方法对水源进行处理,这种反渗透的方法在提高水源重复利用系数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项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拦截水中存在的大颗粒物质,而且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治过滤膜的膜丝受到损伤。在进行超滤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超滤过滤器进行严格的清洗,这样是为了防治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在超滤过滤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过滤膜发生堵塞的情况,可以采用错流过滤的模式进行污水的过滤处理。对在过滤器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选用的化学物质不能对进行污水处理的水源造成其他危害,这就需要根据水源的质量进行分析,选出适宜的清洗周期进行超滤过滤器的清理。

  反渗透处理的目的是对污水进行脱盐处理,这样做能够有效的降低水源中还有氯元素的成分。在呀就过程中发现这项工艺的根本方法在于通过压强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反渗透,而且在压强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气动阀装置还能够促使整个工艺更加安全的进行。总的来说进行水源反渗透处理的过程能够形成一种叫做浓缩水流的物质,这种浓缩水流中含有大量物质,而且通过反渗透法能够有效的将这种浓缩水流进行配出,这样对水源纯度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使用反渗透法的时候会发生污染物质在膜上堆积的情况,针对于此就需要在反渗透工艺的使用前后对膜元件进行严格的冲洗,进一步减少污染物在膜上发生堆积的情况。

  经过系统调试,该污水厂再生水工艺设备运行基本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设计水质要求,并且出水水质波动性小。原污水厂一级A出水浊度一般≤2NTU,超滤产水浊度稳定在0.01-0.04NTU,且SDI≤3,完全能够满足反渗透的进水要求。反渗透进水电导率稳定在2480μs/cm左右,产水电导率

  整个双膜法处理系统运行由PLC自控系统控制,可连续自动运行,配置日常运行维护人员7人,负责工程运行监控设备场地清理及故障排除等,同时完成双膜法在线运行和离线化学清洗操作,保证对再生水的保质保量输送。

  该再生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费用包括电耗费用、药剂费用、人工费和膜更换费用。考虑到每个地方人工成本的不同,只计算电耗、药剂、膜更换的成本,处理系统产水量按照5000m3/d计。双膜法再生水系统的总运转功率为270kW,电单价按0.863元计,则吨水电耗费用为1.118元;药剂费用包括次氯酸钠、液体氢氧化钠、盐酸、阻垢剂、还原剂,工程年运行药剂费为38.46万元,折合吨水药剂费为0.214元;膜更换费用按照超滤膜(6000元/支,共168支)、反渗透膜(5000元/支,共270支)5年更换一次,则平均折合吨水膜的折旧费用为0.262元;综合以上计算,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该工程吨水运行费用约为1.584元。

  双膜法污水回用实施后,按再生水回用规模2×104m3/d计,每年运行300天,每年至少可节约新鲜水600×104m3,不仅可以缓解该污水厂周边工业的供水紧张,还减少了向自然水体排放的污染物量,保护了环境。项目实施后,工业用户利用该污水厂再生水作为回用水源,与采用工业自来水相比,显著节约了成本。因此,该污水厂的双膜法污水回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采用的双膜法工艺(超滤+反渗透)对该污水厂一级A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运行结果表明,污水的回收率、脱盐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工艺系统简单可靠、运行安全灵活,药剂消耗量及运行费用低,大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因此,双膜法工艺用于该污水厂的再生水回用工程是合理、安全和经济的,可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1]李育宏,黄建军,李阳.我国再生水利用发展现状分析[J].水工业市场,2012(5).

  [2]李殿海,李育宏,姜威,张麟.天津市污水再生利用经验与现状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1(6).

  [3]陈桂琴,吴斌.天津市再生水回用现状与发展[J].供水技术,2010(2).

  [4]周军,王佳伟,应启锋,王洪臣.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分析[J].给水排水,2004(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必须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宏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在微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在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包含着许多单个的指标。根据系统的相干作用原理和多样性特点,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尽量做到十分全面且不重复。所以,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学原理和规律。

  1.1.1 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 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 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1 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 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1 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 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 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1 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2.3.1 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1 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玉川,胡富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1997(12):58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必须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宏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在微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在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包含着许多单个的指标。根据系统的相干作用原理和多样性特点,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尽量做到十分全面且不重复。所以,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学原理和规律。

  1.1.1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1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1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1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2.3.1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1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赵玉川,胡富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1997(12):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