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富注册」平台登陆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天富注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400-822-5216
联系人:张骏捷
网址:www.xazmhbgc.com
邮 箱:7535077@qq.com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天富新能源科技
首页〞聚星娱乐平台〝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14 07:00    文字:【】【】【

  首页〞聚星娱乐平台〝首页SNEC2010有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40多个国家、地区共1400多家参展商,展示内容涵盖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包括原料、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工程及光伏应用器具等。而作为SNEC2010重要组成部分的论坛有近100篇,开创了中国乃至亚洲光伏界聚会规模的纪录。观察SNEC2010有一个明显转向:光伏业者从以往追求制造规模开始关注技术对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成本下降的核心,在无锡尚德晶体硅电池、组件、薄膜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展品中,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新推出的高效率光伏电池Pluto技术。据介绍,运用Pluto技术生产的电池片,能够比普通的电池片转换效率平均提高18%以上,并且可同时应用于单晶和多晶体硅电池生产中,打破了同类技术只能在单个领域运用的瓶颈。据悉,光伏电池Pluto技术已在国外使用,在SNEC2010后将被国内组件制造商采用。这项技术是由尚德电力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研发的,而研发带人就是无锡尚德总裁施正荣和其导师MartinGreen教授。 应用材料公司参展产品包括创新的设备、服务和软件,被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产品和节能玻璃的制造。采用应用材料解决方案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长2.6米、宽2.2米、总面积5.7平方米,号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应用材料宣布,其Esatto丝网印刷技术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被中国大陆、台湾和欧洲的客户用于年产超过2GW的太阳能电池。据悉,客户已使用Esatto技术取得了0.46%的绝对电池效率提升,并降低了14%的印刷银浆消耗量。应用材料称,更高效率和更低耗材支出的结合有望使每瓦成本降低3美分,并使投资回收期缩短到8.4个月。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商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方法来有效降低成本,因此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对于其工厂及所使用的系统设备的性能表现有着很高的要求。应用创新干式螺杆技术设计生产的DRYVAC系列真空泵,这一创新性的真空泵产品,将更有效地帮助用户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并提高利润率。德国欧瑞康莱宝CEOAndreasWidl认为,只有依靠持续的技术进步,太阳能光伏才具有价格竞争性,而吸引投资进入太阳能技术领域的首要因素就是成本和质量。欧瑞康莱宝的DRYVAC系列通过对真空技术的创新,将成熟技术和创新特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改善生产的变化量要求。 与此同时,国内厂商的技术能力也在大幅提升。由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中心独创设计的光伏电站检测平台,可对光伏电站中光电转换、逆变、控制、辐射量、电池底板温度,以及检测对象究竟能够发多少电、节约多少煤、减排多少二氧化碳等进行精确的检测和量化。2010年4月,该平台在浙江省电力实验研究院屋顶60kWp光伏电站附近进行现场试验,在7天内完成了所有测试内容。这标志着国网电科院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光伏电站移动检测平台,在研发水平和监测能力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科院电工所所属北京科诺伟业公司,在30多年技术积累基础上,研发出集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功能于一身的小型“逆控蓄一体机”,可为我国以及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无电地区家庭安装户用光电系统。 而已完成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上海航天机电,也推出了国内零突破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在配套环节,苏州林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太阳能电池边框为主的专业生产厂家,其生产的边框可以做到与客户的要求分毫不差,同时做到成本的最小化。目前,林泉电子已成为常州天合、南通强生、浙江正泰、日本松下等多家知名企业太阳能电池铝边框的指定供应商。 生产厂商的环保意识也在明显加强。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系统集成商之一,产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据统计,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环节

  作者简介:巫付专(1965-),男,河南安阳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王耕(1967-),男,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7)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至2015年底并网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要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要达到190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1400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面积要达到4亿平方米。政策上还首次提出地热能、潮汐能和海洋能的发展目标。《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安全报告(2011—2012)》指出,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而言对外依存度较高,风能产业、光伏产业、生物质能产业与地热产业的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尚需从欧美输入。

  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作为新能源产业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也研究出了大批科研成果。例如仅2012年11月19~20日在福州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2008/2010 年度批准项目交流会就有研究成果120余项,其理论水平和实验室级的成果已接近或达到欧美水平。然而这些成果工业化的过程中却严重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人才培养“频谱”的欠缺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这些科研成果主要由教师、博士和硕士来完成,本科生很少涉足,国内高校开设相应本科专业方向的学校也很少,这就造成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人才的匮乏。2012年11月16日《江南时报》报道:“能源动力类(就业率94.71%)、材料科学类(就业率93.71%)、电气信息类(就业率92.70%)等与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良好的产业发展不仅给相关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底气,也给薪资待遇提升留下了想象空间。”据统计,近两年内电气信息类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3778元,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省内电气信息类企业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规模正不断壮大,就职毕业生对该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其他地区的招聘也有同样信息出现。对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而言,应用型人才供应面临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该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所有这些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还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尚不能适应完全国家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于新能源产业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之一的电能变换与控制更是涉及很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1998年国家教育目录合并前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绝缘技术等强电专业。由于其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宽泛,所以各高校培养方案的设置通常分方向设置,即在专业课学习阶段按专业目录合并前的专业进行设置。与能源产业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之一电能变换与控制相对应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由于相对传统电机电器、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学科发展较晚等原因,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专业方向的高校很少。

  由于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电力电子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完善,为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需培养在新能源科学中电能变换与控制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本专业培养掌握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控制理论与系统、计算机与微处理器应用技术,强调强弱电点结合、元件系统结合、软硬件结合和基础知识,体现了强电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点。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备较扎实的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外语综合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掌握电能转换与控制、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新能源发电、电气工程方面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势;获得电能变化与控制系统的分析、开发与研究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能从事新绿色能源的研发工作(例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混合动力汽车);能从事电力系统的分析预测试;能从事电能质量分析与调节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工作等;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知识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从事新能源领域里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所以教学计划安排应该使得在专业教学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课阶段课程安排的建议如下:

  专业平台课:“自动控制控原理”、“电机拖动基础”、“单片机原理”、“自控原理”、“C语言”、“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系统集成”、“信号分析与处理”等。

  专业必修课:“电力工程”、“新能源发电”、“电能变换与控制(上、下)”、“DSP技术”等。

  专业任选课:“微型电网工程”、“柔性输配电技术”、“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电力系统网络通讯”、“变配电运行自动化”、“电气CAD”、“检测技术与仪表”、“电动汽车概论”、“电能质量与谐波治理”等。

  本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上述6个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人文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的设置与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保持不变。专业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是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新能源发电”主要讲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原理;“电能转化与控制”(上)主要讲述电能变换的基本原理,包括DC/DC、AD/DC和DC/AC变换,可采用传统电力电子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电能转化与控制”(下)主要讲述PWM的控制方法(包括SPWM、SVPWM、滞环控制和三角波比较控制以及瞬时无功理论等)以及在新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中的应用实例分析。DSP技术主要讲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I公司TMS320LF2812的原理与应用。工具课“MATLAB”可在第二学期开设,“AotoCAD”、“protelXP”、“Proteus”、“multsim”放在期末实践环节结合课程设计进行。专业课设置如表1所示。

  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管理决策能力,还有创新研发能力等。通过合理统筹优化实践教学部分激发学生的工程实践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师培养标准。

  1)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在统筹优化、合理安排所有实验课的基础上提高实验课质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设企业中常用仿真软件的教学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多种仿线)增设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内容。

  1)第一阶段:工程能力基本训练阶段。内容:金工、电工实习、各门主要课程课内实验、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PLC的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制板及仿真软件的应用等。目标:达到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际工程所需的基本技能。

  2)第二阶段:工程能力综合训练阶段。内容:取消单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增设综合课程设计,在第7学期期末进行,时间为3周,题目结合新能源发电所需的技术选定,要求学生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型式提交作品及实验报告。目标:使学生具备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具备初步电能变换与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生能力培养最后一个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2]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此环节时间为15周。采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毕业设计题目的选取可以紧扣新能源发电中电能变换与控制关键技术,突出电能变换与控制常用控制策略、信号检测方法等的应用,强调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软件的编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新能源发电中电能变换与控制的关键技术。

  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该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高等学校应认真研究,及时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服务社会。本文就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进行了分析;针对新能源发电所需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主要课程的设置,并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的培养方案。要想将培养方案落实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师资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教材的建设等等。

  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看,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才能使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创新经济理论看,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要素出现短缺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形成要素瓶颈,通过创新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来源、创新组织形式,就可能突破要素瓶颈。创新是在经济长期发展中解决要素短缺的根本举措。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今天,要大力倡导各行各业开展创新,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从区域创新层面看,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有更深的技术基础,有更广泛的人才储备,发达地区市场与国际主流市场也更易接轨,因此在发达地区,更可能开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实现向世界领先水平的“赶超”。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与能力等创新基础条件以及市场特性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因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创新驱动类型必然有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创新应主要考虑相对更简单、更容易商业化应用的高性价比创新类型。破坏性创新就具有这些特点。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理论中,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是最典型的对创新类型分类。无论是基于突破性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还是主要基于破坏性技术的破坏性创新,主要是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进行创新研究,而如何将微观的技术与中观的制度、产业以及宏观的区域社会远景连接起来,解释微观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制度的发展,多层次模型(社会技术系统模型)提供了很有解释力的视角。为此,本文将基于多层次模型,结合破坏性创新理论,对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机理进行

  多层次视角模型关注产业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制度的变迁,适合用于产业转型分析。多层次模型将产业系统分为微观利基技术层、中观社会-技术制度层和宏观社会远景层,通过分析三个层面的互动演化过程,揭示区域产业演化发展规律。在社会远景宏观层面上,有文化的演进、人口发展趋势、宏观政策变化等,这一层面的演化最慢;中观层面包括基础建设、文化、产业网络、科学技术知识、部门政策、用户实践变化等,是增量变化过程;微观层面变化则主要由突破性技术创新引发。产业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首先是利基层面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主导设计,对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产生冲击。其次,来自社会远景层面的力量对现有体制也形成一定压力,迫使区域产业发展进行转型。最后,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制度耦合之后,新技术范式被确立下来,协调新技术的制度框架也逐步建立完善,最终形成新的社会-技术体制。

  以多层次模型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能得到合理解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在中国引起一波创业浪潮,其中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一开始的消费者并非主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互联网一代的成熟,基于网络的消费诉求已进入社会主流意识,电子商务也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商业文化,在技术突破与社会文化变迁共同作用下,直接引发了国家层面上正式出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具体制度,确立电子商务主流商业形态地位。不同于突破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破坏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案例。电子商务最初进入的不是中国主流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以非主流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为代表的全新虚拟市场,其服务的最大卖点就是便捷与更低成本的获得消费,这正是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所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技术利基层,是以破坏性创新而非突破性创新驱动的。

  事实上,技术的基础积累与地区文化差异,决定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利基应是不同技术性质的。

  多层次模型来源于发达国家。在多层次模型微观技术利基层面,发达国家的产业系统演变更可能由突破性技术创新引发。具体来说,在取得突破性创新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自下而上的技术演进并结合远景层面的压力,对体制层面演化形成推动作用。以风能为例,丹麦的产业演化模式首先是风能技术层次的突破,随后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社会生态远景的预期,两方面结合推动了制度层面调整,最终形成了技术层、体制层和社会生态远景层多维度协同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更可能源自于政府的推动和技术的引进。以我国为例,由于整体突破性的技术积累不够,尤其是在重大战略性产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相对难以开展突破性创新,因此,国家创新途径是引进――模仿――再引进的路径。经过几十年发展,当前我国在部分领域也有了自身核心技术,可以在这些领域形成突破性创新。但从内部区域看,我国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明显,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远强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

  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破坏性创新更合适。由于学习模仿成本通常低于创新成本,因此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引进、模仿、学习,欠发达地区可以不必经历发达地区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跨越产业发展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新的产业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发达地区大量产业需转移升级,欠发达地区则因产业总量不足,需要通过大力承接产业,引进相关技术、经验等,形成产业发展基础。以多层次视角模型解释,在此过程中,微观层面技术利基应以破坏性技术为主。事实上,这样的事例早已发生,20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固定电话占据主流市场,基于固定电话的技术是通讯主流技术,而移动电话技术是破坏性技术。我国农村市场在固定电话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就直接全面进入了移动电话时代。因此,破坏性创新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技术利基。

  以新兴产业为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多层次视角模型对产业的解释力。例如,在新兴清洁能源技术出现后,随着绿色环保生活逐渐形成社会主流意识,传统能源产业地位受到越来越大挑战,政府决策层、企业层都在展开实质行动,使传统能源产业逐渐向新兴能源产业转型。根据多层次视角模型,结合现实,包括低碳技术在内的生态技术可能成为更广泛的技术利基,区域生态发展的驱动机理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技术利基层,发达地区更可能产生突破性创新,欠发达地区更可能产生破坏性创新。从建立生态低碳社会远景来看,新兴能源产业需要由发达地区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共同推动。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燃煤发电技术,清洁发电技术是破坏性创新。当前在发达地区电力供应已基本解决,而在电力供应短缺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可能成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首发地区。此外,从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也是始于制度层面的技术推动政策,通过政策性的“幼稚产业保护性空间”等政策措施,给我国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性补贴拉动了市场需求,使得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使用的大国。农村地区的新兴能源应用是其中最大的一大亮点,欠发达地区电力市场有可能率先成为我国新兴能源的主力市场。

  多层次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显然,东部地区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接近,西方国家的创新发展理论相对适合东部地区,而我国东西方差异极大,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完全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因此,从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分类看,考虑到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远强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发达国家的创新主要以突破性创新带动区域发展,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而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后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很强解释力,在欠发达地区以破坏性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更结合实际,在欠发达地区产生的创新,破坏性创新更可能。笔者认为,我国区域整体发展,从多层次模型角度,应是发达地区的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协同推进的结果。以新兴能源产业为例,偏远的欠发达地区正在大面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这可以作为破坏性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例证。

  [作者简介:陈涛(1969―),男,湖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罗以洪(1969―),男,重庆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茶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黔科合R字[2015]LSK2016)“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科博[2013]15)。]

  [7] 克里斯腾森,安东尼,罗恩.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 普拉哈拉德.穷人的商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沈开艳,陈建华.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J].广东社会科学,2012(6):44-52.

  作者简介:贺健伟(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陈华贵(1970-),男,福建泉州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福建 泉州 362000)

  目前,化石燃料资源枯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有资源可持续、清洁、分布均衡等特点,新能源的应用和发展必将成为电力可持续能源的支柱。与此同时,一场以智能电网(smart grid)为核心的电力事业正在全球迅猛展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尤其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能够提高电网资产利用效率,提升电网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减少停电损失。随着二者的发展,这对高职院校从事电力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目前电力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知道电力企业到底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操守、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实训基地,并且充实相关知识的教学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根据电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制订与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发展相匹配的培养方案,建立新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提出实训室建设方案。

  电力高职教育主要为电力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其培养方案应有针对性、直接性、实用性和与时俱进性。因此,要依据电力行业目前发展的趋势以及高职教育的规律办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无论是电力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培养都滞后于电力事业的发展,这种弱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陈旧不能融入行业新技术;第二,学科体系痕迹太重,内容过于空泛;第三,技能项目不能结合现场。而电力企业对电力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发生质的改变,这就要求电力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技术人才结构和需求的发展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调整的同时,务必从电力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既不能照搬本科“强调理论完整性,淡化技能”的培养模式,也不能照抄专科“翻版型”,应与时俱进地按照电力行业的发展规律对电力高职教育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优化改革。

  电力高职院校在主干专业设置上主要分为:电力专业和热动专业。智能电网发展与能源变革、城市发展及现代生活等方面密不可分,智能电网已融合了信息、控制、电力电子等技术,使效率进一步提高,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基础。电力高职院校的主干专业已成为一门交叉学科,传统的培养方案显然已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对一线员工的要求,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福建省唯一的电力高职院校,在电力人才培养方面应放手大胆尝试,将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新技术合理地、有机地加入新的培养方案。以现有的条件,采用“以实训为促进,深化教学;以企业为依托,升华教学”的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高素质新型电力人才,即向学生灌输电力安全知识,强化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操守。通过打造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的新型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宽学生专业宽度,解决发电企业、供电局、企业动力部门、电力建设单位对一线员工日益增长的专业要求与落后的培养方案之间的矛盾。

  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培养方案的确立是基于培养目标而设定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以及电力企业对一线员工的需求;第二,整合优化课程,改革不适用的课程,融入学科前沿的新内容,形成专业体系;第三,建立结合现场的实训基地,使技能实训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可开发性,真正体现了实践教学环境与现场接轨,与时代接轨。

  根据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电力企业对一线员工的要求,电力高职院校体现时代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两个更新,三个协调,四个引入。

  一个原则:以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与时俱进,以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合理增加学科前沿课程和技能训练方面的实训,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不追求系统性和完善性,从实践课程上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两个更新:一是更新理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二是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结合学科的发展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例如,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核能及新能源发电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技术”等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课程;结合目前电力行业生产现场的实际,对电力系统实践环节的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内容进行更新,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个协调:一协调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比例;二协调校企合作关系;三协调校内理论教师和技能教师的比例。

  四引入:一引入第二课堂,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引入学科竞赛,通过竞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三引入电力企业的专家定期做学科前沿讲座,增进学生对目前电力行业发展的初步认识;四引入职业技能认证。

  围绕着上述四个特点,建立确保满足电力企业对一线员工在理论和技能上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培养方案,同时要兼顾考虑培养学生的就业弹性与可持续学习能力,形成“理论知识+职业能力+专业特长=就业能力+发展能力”的新型电力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桥梁,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使学生定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与培训机构进行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1]

  电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电力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服务于电力企业,是否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过对电力企业和新能源发电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的深入调研,我校目前的课程体系劣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理论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对于每一门课程掌握不精、针对性不强;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与电网发展脱节;技能培养缺乏先进性,不能与现场结合。原有的课程体系技能项目过于陈旧而且技能实训时间较长,技能项目不能实现与电力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对现场和工作环境非常陌生,还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岗位培训或再学习才能胜任工作。可见,为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就必须打破旧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建立新的突出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2]

  对课程设置的一个原则:课程设置应给予学生精炼的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以适用于目前电力企业岗位发展。例如:智能电网中的数字化变电站、配网自动化、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新能源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智能电表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3]课程设置体系既要为学生以后在电力行业的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又要为倾向于有能力跨学科的学生提供进修的学习机会和具备跨学科进修的条件。[4]

  新型人才课程设置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新型人才理论课程体系应具有下述特点:理论教学体系要求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应把生产现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充实到教学当中;知识结构具有面宽、内涵丰富、多学科交叉、对外延伸性强等特点;体系设置必须保证新型人才具备其岗位再培养的基本知识。

  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包含技能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技能鉴定、毕业设计等。以我校为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缩短学生不必要的技能课时,摒弃陈旧过时的项目。通过调研,确定了本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并结合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进行岗位分析,引入新的实训项目。例如:风力供电系统的调试、自动化厂站端调试检修实训、直流系统实训、智能变电站调试实训等,从而加强技能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实训基地是针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并结合新能源发电企业和智能电网发展中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而设立的工作环境,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模拟环境。而实训基地的建设理念、技术、资源、教学手段、实训教学展示的先进性决定了在校学生技能能否满足电力企业的岗位要求。

  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以为电力企业培养高技能一线员工做为主线,以行业技术革新为发展方向,建设集教学、实训、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为电力企业培养新型人才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我校自2008年开始筹划实训基地建设以来,主要围绕“高技术含量、结合现场、结合学科前沿、结合电力企业需求”的思路,目前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如下:

  (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室。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进行综合实训,可以进行光伏供电装置实验、光伏发电系统实验、风力供电装置实验、风力发电系统实验、逆变与负载系统实验、力控组态软件实验、PLC开发实验、变频技术开发试验、追日系统开发实验、DSP技术开发实验等。

  目前,可完成的实训项目有: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规划;根据功率要求,光伏电池组件的选择、安装和连接;根据功率要求,风力发电机的选择、安装和连接;基于MCU的光伏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程序设计;基于MCU的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跟踪的程序设计;蓄电池容量匹配计算与选型;蓄电池充放电参数设置、保护参数设置;逆变器参数设置;监控系统组态及操作;光伏供电系统的调试;风力供电系统的调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调试;电能质量的监测、调试和分析。同时,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可以作为我校技能竞赛的设备,并为参加省赛和国赛提供实训平台。

  (2)继电保护实训室。本继电保护实训系统按电压等级分 500kV、220kV和110kV 变电站三部分,本期建成 220kV和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实训系统,500kV仅上自动化部分,保护部分不上,预留二期扩建 500kV 保护及智能变电站实训系统的位置。

  变电站里的一次设备断路器、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均采用模拟断路器、小开关、小互感器来代替真实设备,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与实际变电站相同,为了模拟正常的各路电流、电压及故障时的各路电流、电压量,考虑采用仿真模拟测试系统,模拟系统正常及故障方式下多路同步的电流、电压量。仿真测试系统、监控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模拟电流互感器、模拟电压互感器 、模拟断路器组成了一个软、硬结合的、具有完整的二次回路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实训系统,本系统主要完成的培训项目有继电保护实训、自动化厂站端调试检修实训、直流系统实训、智能变电站调试实训。

  (3)反窃电、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室。本实训室完成的实训项目:单相直通电能表的窃电演示;单相带互感器的电能表的窃电演示;三相四线直通接线方式的窃电演示;三相四线带互感器的电能表的窃电演示;三相三线直通接线方式的窃电演示;三相三线带互感器的电能表的窃电演示;两户联合窃电演示;改变单、三相电能表内部结构和参数的窃电演示;在电流回路叠加反相工作电流、升高表尾零线电压窃电演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故障设置及排查;供电系统的保护形式;无功功率补偿电路故障设置与排除;动力回路正反转电路的故障查找与排除;动力回路星型启动三角型运行电路的故障查找与排除;供电系统中的漏电故障设置与查找;供电系统三相不平衡的测试与调整功能培训;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与动作电流整定实训;总保护装置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报警演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分级试送投运与退出操作实训。

  通过上述“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室的建设丰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该实训基地立足学科前沿、立足于岗位、立足于实用性的优势。

  本文就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革新给电力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变化进行了探索,通过对电力企业岗位群的深入调研,打破旧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把电力行业的前沿技术、新技能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科技为电力行业带来的技术革新是永无止境的,对电力教育者意味着要不断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以及保持实训设备的更新,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的发展。

  [1]郭艳萍,李晓波.浅析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2).

  [2]汪祥兵,余建华,张家安.职业导向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aect教育技术定义。通过对历年来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发现其定义的制定是与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由此,笔者认为我国要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不仅要借鉴西方的成果,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在自己国家的本土化进程中发展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技术。最后提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我国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以及学科体系的形成基本依据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由此围绕定义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有人认为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讨论,事物还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有了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就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及其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的合理性教育实践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教育技术学本质及其规律,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向前发展。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而且还要发展教育技术定义,即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1963年aect的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内容包括: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和相对的优缺点;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内容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63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视听传播。以期以高效率的利用传播中的每一种方法和媒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为目的。定义中指出视听传播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暗示了教学干预与学习之间有种更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密切的关系。63定义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是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

  1972年aeg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在这个定义中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的系统化过程。把视听传播作为一个领域来下定义。在这段时间,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计算机成为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1977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分析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该定义是在教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开始使用系统方法来解决人类学习的过程。根据巴纳赛的解释,教学系统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学的实验方法。77定义充分认识到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强调系统方法在过程整合、因素分析、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以学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中心,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教育技术定义为一种理论、一个领域和一个行业。

  1994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的结构,它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从硬技术进化到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2005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近年来由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发展的最新成果映射到教育中,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数字资源呈现方式的丰富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观念开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此05定义提出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另外随着企业培训与e-learning的迅猛发展,社会不仅从技术方面而且在人员素质方面对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提出了更综合、更有适应性的水平要求。因此在05定义中提出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总结以上的教育技术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对象都是与促进人类的学习相关的内容,2004的研究对象的范畴有所扩大,暗含了与学习有关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这与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有关,随着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于是与时俱进的有了新的研究对象的提法,这个研究对象的提出是符合当今的时展要求的,是在对以前5次定义中的研究对象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

  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阶段(1920-1965);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从美国归来的陶行知在嘉兴举办千字课教学试验时就使用了幻灯。30年代中期,广播教学也开展了起来。1935年6月,当时的教育部要求中等学校和民众教育馆分期装设收音机,并聘请专家通过广播电台播放教育节目。1937年7月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同时一些民众教育馆也开始运用幻灯、电影、播音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49年,电化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首先是社会电化教育得到发展,学校电化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在普通教育中,许多地方也相继建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动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工作。1966-1976的10年间整个电化教育事业处于瘫痪停止状态。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包括在全国各地建立电化教育机构,高校开办电教专业,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发展迅速,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逐步开展,各级学校“三件”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人了深入发展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电化教育最早是在大众化教育中兴起的,起初广泛的应用于社会教育中,后来逐渐的才在学校教育中发展壮大。而关国教育技术就诞生于学校教育中,最初兴起视觉教学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此后,美国的教育技术向军事,工业领域渗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军事及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因此,我们看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与美国教育技术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别是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背景所形成的。

  考虑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建构不能忽视中美教育技术差异的存在。讨论这种差异,不是为了拒绝学习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为了避免不看本国的实际,盲目照搬的思想和做法,是为了更明智地、有效地学习他人的东西。我们要积极引进与消化教育技术定义,必须从定义的内涵与形成背景去理解与表述。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定义。

  笔者认为在中西方问题上应倡导思想的本土化,思想的木土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中国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同理,由于西方学者身处于西方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其所构建的思想也就只是适应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条件。思想本土化的实施对于建构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技术学思想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在于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身,在于研究者的本土实践。是我们自身,我们自己的家园从根本上赋予了我们思想的智慧。对于西方学者的大多思想,当然也可以了解,可以学习,但前提是需要有一种平视的目光与平和的心态,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主体间对话、交融、会通,这不仅仅是一种同化,也不局限于顺应,这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与建构。

  改造和转化现代教育技术学传统:一方面,尽可能的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西方的逻辑去理解西方的问题,以及产生于这一问题情境中的西方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尽可能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中国的逻辑去思考中国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把中国传统教育学术纳人研究视野,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出路。既要借鉴西方文化,又要尊重个人权利,实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交融互补,协调发展。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及思想导向及时关注,并据此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

  aect教育技术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理念的更新及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中媒介技术的革新曾经引起了该领域组织方式的变革。“技术”具有历史阶段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教育技术”也必然具有时代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新的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学科术语用词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更新和发展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定义不断更新的趋势,因势利导,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定义问题。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

  总结美国的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结合我国的国情,我认为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这样描述:教育技术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创设、运用、管理现有的适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并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创新能力,力争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工作方针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方面的规定。教育技术学要与时俱进,因此其定义的制定要与政策相一致,要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走向成功。

  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有一句名言:在我们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教育技术领域是一个不断追新的领域,不管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还是技术的更新。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从教育技术历年来的定义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定义不断变化的线索中有一条就是随着其技术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所以笔者觉得教育技术的定义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作为教育技术人要有预测未来技术的能力,并将其引用到教育中来。

  自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工业竞赛”。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英法新工业振兴计划、中国互联网+工业等。从此类战略性的工业发展路径分析,其重点集中到了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对接、融合、应用。但电子技术本身的特性在于“不断创新”,而且任何一个电子技术方面的项目实践均可以带动某个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因而在这种发展战略、电子技术功用角度观察,应该对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在策略方面推进其创新发展。

  根据丹纳提出的“创造理论”,要求满足时代性、主要特征、创造环境。集中到关于产品的创新时运用该理论,应该明确认识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时代,同时,它的创造环境无论对于国家、团体、个人均有较大的自由度;但产品的创新重点需要抓住某个产品的创新特征,以主要特征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创新实践提供方向与依据。由此可以在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问题上,先对其主要特征加以说明,再根据一些实证结果提出具体推进策略。

  电子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融合、创新周期、创新阶段。在技术融合方面,以知识创新、电子技术的融合为主,因此以此特征为导向的电子技术创新,就应该增加科学知识研究,令其能够较多的提供理论知识;而电子技术的创新则需要以此为基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在创新周期方面,电子技术创新周期“短”、“快”、“平”,在出现之后,迅速能够传导到各个行业,但其快速的成长也意味着快速的普遍化,以及被其它电子技术的创新所取代,因而周期短就决定了电子技术创新的“快、准、狠”方向。在阶段性方面,通常电子技术创新需要一个基本的铺垫,如原始创新阶段、再创新阶段就有效的体现了电子技术创新时的基础之重要、再创新发展之必要性。三个特征集中传达了电子技术创新的方向,也为电子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压力,如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力企业与一般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就是这种竞争压力的具体表现。

  根据现在在电子技术自主创新速度快、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发达国家经验分析,其推动电子技术创新的策略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多元化投入、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所以,下面就这三点做出简要讨论。

  加强知识产权(IP)保护需要做到三点,一个是在法律层面做好保护的法律条例制定;二是确保执行的有效性;三是要求在保护中采用“严刑峻法”。从第一点分析,应该在法律条文方面细化到每一个关节点,尤其要增加典型案例方面的法律条文规定,一旦出现新的知识产权侵占、复制、剽窃、偷盗等行为,若属于法律条文之外,却能够根据证据进行进一步认定的,则应该以“经典案例”的思路加以补充。从第二点分析,应该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目前在司法改革的环境之下,已经有了显著进步,但电子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存在一些特殊的特征,因而需要注意在执行方面的技术性,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执行效果。从第三点分析,要求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采取“严刑峻法”;其理由是,知识产权是推进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意愿、加强创新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同时只有严刑峻法才能真正的保证创造者的权益,保护其成果,对于创新个体、企业、国家均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电子技术自主创新方面,需要实施多元化投入。比如,资金、教育、课题项目等。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除了一般的政府财政或相关课题项目研究资金扶持之外,还应该借助当前的金融环境进行一些其它投融资方式,包括风投的引入、银行信贷、股票市场、互联网金融等,以此有效的提高资金注入量,保障电子技术的资本基础——这也是电子技术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本质所决定。而人才方面的投入则要求以教育作为主要路径,可以具体到教学研一体化层面,将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理论、实践教学,与研究、成果转化,以及课题项目等集中到一起,较好的提高其自主创新诸要素的完备程度等。

  在任何一种生产行业,要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均需要通过资源配置的高效化而实现(可以参看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改革二十年》中的具体分析)。电子技术自主创新需求的满足自然也不例外,需要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其创新目标。尤其是在电子技术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下,创新速度之快、运用之有效、竞争之成败基本上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高度集中化的有效利用。具体的提高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借助生产要素的解构、重构步骤,先对牵涉到电子技术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研究项目等进行生产要素的具体解构,然后利用项目管理方法,达到各项基于生产要素的资源高效配置,比如,以项目为准的人才、资金配置方案;再如,以团队人才为主力的新技术开发研究等等;因而要求满足灵活原则下的资源可调配性的有效配置。二是通过“合作”,如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当前就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较好的实现双方资源的分享、共用实现资源配置率的优化处理,较有效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市场环境之下,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于软实力,而软实力的最重要表现以技术为主;比如,中国华为集团由于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大,在短短十几年间就以其技术创新迅速排到了世界百强企业之前。电子技术在现代的运用已经涉及到了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在改变着世界的发展形态,但由于其属于“高、精、尖”类型,研发投入、创新需求、IP数量、风险、收益等均要求较多的资源配置;再加上更迭速度较快,所以持续创新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之路。因此建议在知识产权、多元投入、资源配置三个层面做出较好的推进,为我国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提供推动力。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2l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贯穿其中,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门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基于网络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利用网络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研究基于网络的创新教学模式及实现条件,包括内容有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的进行组合等,以培养适应信息时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研究基于网络的创新教学,要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将课程教学与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搞好各项教学改革。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有多种:

  1.1传统式教学模式,它有同步和异步讲授两种方式:(1)同步讲授方式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同时在不同地点上课,师生之间可以利用通信手段进行简单的交互。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并呈现教学资料,学生通过网络同步浏览、听课、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实时接收学生反馈信息并及时给予解释和应答。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2)异步讲授模式是教师将教学资源以一定的形式组织到网络上,学生随时通过网络学习使用这些资源。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但缺乏授课过程中师生实时交互。

  1.2个别辅导教学模式,它是利用教学专家系统实现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通过对学生的测试判断学生现有水平,引导学生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模式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个别化学习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对系统要求高。

  1.3讨论式教学模式,它一般是由专家或教师在网络上建立具有特定主题的讨论区,如电子公告板(bbs)、在线聊天室等进行交流,学生可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个人的发言都会及时被参与讨论的学习者和教师看到,并通过相互评论交流获取知识。

  1.4探索学习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要,通过在线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或iternet中查询、获取相关资料。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教育,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1.5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协作学习系统要求系统必须支持多个学习者同时在线进行交流合作,以使学生完成对同一主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交流,达到共同完成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目的。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基于网络的创新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为纽带,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第一,让学生将网络资源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个别化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的实践操练与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素质;第三,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学习教学环境。

  2.1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资源丰富、学习平台设计系统良好是开展网络学习的前提条件。根据网络学习的模式要求,网络课程设计除了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相关的媒体素材、试题库、多媒体cai课件、试卷、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库、资料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资源外,还需要设计:在线授课、在线讨论学习、在线答疑、作业提交和评阅、在线测试、在线考试和虚拟实验等。

  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学习资源时,要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数字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环境设计中,第一,将课程章节内容按“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知识联系、主要内容、难点释疑、例题分析、自我检测、实验指导和知识扩展”等内容制作课件,同时将相关学习资源、网络课件资源都放在网络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建设师生交流电子公告板,由教师根据学习主题拟定讨论课题供学生讨论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情况和意见也通过电子信箱直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第三,逐步研究建设在线讨论和虚拟实验等平台,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

  2.2利用网络积极开展创新实验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实验的作用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不断改进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构建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相互渗透,电子技术实验课就必须运用计算机技术,引入虚拟实验内容。eda技术是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改革实验内容、形式、方法,已成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形式有着重要意义。

  利用网络积极搞好虚拟实验的系统设计是开展创新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实验方式相比较,更能突出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虚拟实验设计一般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设计和仿真教学的计算机软件multi.sim、pspice、protel99se、powerpcb等等开展。vhdl是通过语言实现硬件电路设计,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系统总体所要实现的功能,自上而下地将系统总体功能分解成各模块的功能,通过实现各模块的功能设计来完成整个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另一种是制作虚拟实验系统,虚拟实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实验情景、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等功能。在虚拟实验场景中,系统能够模拟各个实验设备的功能以及实现在这些虚拟的“实验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以实现对真实实验的模拟,达到教学目的。

  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角度出发,实验课不应局限在单纯的数据测试与记录上,要求学生能对电路性能的比较,能即时仿真,捕捉电路故障,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功能电路。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通过应用pld器件和max+plusii等软件设计方法完成某一数字系统的设计,以更深刻理解eda原理,提高pld器件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在实验内容安排上,以设计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协调硬件实验与软件实验的关系,将硬件实验与软件实验有机结合,首先以计算机仿真分析和辅助设计的方式进行,其次开展实际实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使学生初步了解产品开发、设计、研究的全过程,了解电子设计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系统可编程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系统的设计不再受实验室器件设备的限制,学生有了发挥的余地和创新的空间。

  在《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把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创新设计实验三个台阶,并运用ewb进行电子技术的仿真实验。“基础实验”训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字电子基础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设计实验”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综合与实现,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步提高的阶段;“综合创新设计实验”是数字电路的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知识整合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在设计实验和综合创新设计实验中特别鼓励学生自拟实验项目,课内外学习相互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视野开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电子课外活动小组,以电子竞赛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训练,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通过进行单片机、eda和数字电子技术的专门培训,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应用技术。

  2.3开展网络探索协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提供相关在线教学资源和相关internet查询网站,方便学生获取相关课程学习资料,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努力建设。随着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这也为学生开展探索学习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组织开展探索学习过程中,关键是要设计好需要探索的相关课题。如在数字电子技术网络学习中,设计一个探索课题一一“由计数集成电路74ls161如何构成39进制计数器?”这一课题目前国内各种教材论述不一,有些分析甚至是错误的。学生如果仅从课文内容去学习,学习效果就不明显。而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学生就能结合集成电路7415161的引脚功能、使用要求等方面分析,大家每个人都在bbs上各抒己见时,产生了争论,思考周密的学生就在言谈中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拓展了分析问题的广度,形成了一个阶梯状的发展过程,学生创新精神素质也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培养。

  网站上相关的学习资料极其丰富。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索协作能力,教学时让几个学生组成小组,就其中的某个探索协作学习任务(如数字电子技术中如何构成多谐振荡器?)进行专题深入研究。大家分工合作,先讨论各自的分工,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经过分析、讨论,多数小组不仅掌握了方法:由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定时器等均可构成多谐振荡器;而且还对影响多谐振荡器性能指标的因素也有了深刻理解。

  引言:我国当前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能源安全问题,制定出建设“绿色中国”、“和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鉴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煤炭等传统能源作为发电的基础能源,这不仅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问题,同时其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也为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我国提出使用清洁型的新能源即风力发电,用以缓解我国用电紧张问题的同时有效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在未来新能源风电还将得到持续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着重围绕新能源风电发展预测以及评价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结合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对能源的实际需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与技术条件,在未来新能源风电将继续坚持“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也就是在2020年之前新能源的发展定位为替代能源,并持续发展相关发电技术使得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能够占据三成左右的发电能源。第二步即在2030年之前,新能源能够成为我国一大主流能源,风电等新能源能够占据四成以上的发电能源。第三步即在本世纪中期之前,新能源能够发展成为一大主导能源,风电将成为发电能源中的绝对主导[1]。

  风电经历多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相关技术和设备等也已经发展至一个全新的高度,作为新能源当中的代表,相信在未来风电的装机容量还将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并正式进入平衡发展状态,成为真正的我国能源战略补充部分。未来我国各地将继续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努力发展建设风电。我国提出到2020年之前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两亿千瓦,到2030年时则能够达到四亿千瓦,而发展至本世纪中期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十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我国一大主要电源。

  虽然现阶段我国由于在海上发电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并且海上发电的成本颇高,使得我国当前仍然将发展重心放置在陆上风电,而在未来我国将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尽可能压低成本实现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同步发展的愿景。尤其是在前几年我国已经在多地成功建设了近海风电项目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通过不断吸收和借鉴陆上风电的经验,我国将逐步推进近海风电、远海风电的全面成熟发展,利用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形成优势互补以及有效蓄能,进一步满足我国庞大的电能需求。

  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将随着不断成熟发展的风电技术以及海上风电,继续朝着大型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风电机组功率表以3MW为主,平均每年能够满足大约在1500到20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风电需求,截至去年开始海上风电项目当中已经逐步开始应用功率在5MW以上的风电机组,该功率的风电机组平均每年能够生产2200万千瓦的电能,在2030年之后我国将逐步淘汰3MW以下的风电机组,而到2050年我国将全面使用5到10MW的风电机组,而深海风电当中则需要使用10MW以上的风电机组[2]。

  未来我国将继续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规划发展风电,实现电网建设与风电发展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风电并网,将风电产业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未来新能源风电中装备制造技术和科技研发技术将持续获得稳步提升,同时发展动力将转移至技术自主创新,提升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能力,以便不断推动风电产业实现长效发展。

  未来新能源风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而技术人才的发展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新能源风电产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因此技术人才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带动新能源风电产业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而日常绩效、应知、应会和典型业绩就是构建新能源风电评价模型的四大重要评价指标。

  日常绩效主要为员工个人表现与岗位工作标准相比的员工个体绩效表现情况,以及员工个人与组织群体中其他人才相比的组织业绩比,通过日常绩效可以准确得知员工个人的绩效情况及其在整体绩效当中的实际水平,从而完成对风电技术人才进步程度的科学评价。

  所谓的应知值得就是风电岗位对于员工文化程度、理论知识等掌握情况的具体要求。其中主要包括学历、技术经济及能源基础知识、核心专业技术知识以及拓展知识等。员工除了需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外延性和储备性的知识,并且员工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完成工作,这也是评价新能源风电技术人才以及该产业是否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谓的应会指的就是新能源风电岗位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经验、操作经验、创新能力等等。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工作年限越长的员工越能够进行熟练劳动操作,但二者并不呈现出严格的相关性。但员工对于典型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则对新能源风电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能够对现有的典型技术进行丰富和创新,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还能实现新能源风电产业的全面发展进步,因此包含创新能力在内的应会也是构建新能源风电评价模型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3]。

  典型业绩也是衡量新能源风电是否进步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优秀的技术人才在保持自身优秀的同时还能够带出同样优秀的团队,因此典型业绩主要包括员工个人优秀丰富的工作成果、技术方案设计,另外还能够将其进行主动分享并带领出由众多专业优秀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成为新能源风电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

  结束语:总而言之,根据我国能源战略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得知,新能源风电产业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得到有序的发展壮大,其装机容量将越来越大、海上发电也将获得同步发展并建立起完善的风电并网,相关技术、设备以及先进人才也将实现不同程度的进步。本文立足于新能源风电技术人才的角度,分别从日常绩效、应知、应会以及典型业绩四个评价指标进行论述,简单提出构建评级模型的设想,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便能够进一步丰富该项研究。

  [1] 牛东晓,范磊磊. 新能源风电发展预测与评价模型研究[J]. 现代电力,2015,04:24-28.

  在我国国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子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让大量的新技术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现如今的社会是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也应运而生,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我国最早利用电子系统的时间短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随着物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电力能源重视起来,对电力的运行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的关注,将电子技术应用在强电系统中可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对强电系统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它的优势是分不开的,电子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传统的电器件都是属于半自动形式控制的,半自动控制的电器件一般其换相电路都要比传统的电器件复杂很多,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自关段器件的电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的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操作。

  所谓的集成化主要是将所有的全控型电子器件利用数量较多的电子单元器件结合在一起,将其放在同一个基片上,这种集成化的处理方式与之前传统的电子器件分立的方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的看出,集成化的处理可以极大的缩短电器件运行的时间,除了这一点以外,高频化的优势也是集成化的一个优点,它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

  高效率化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了电子器件及变换技术上,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来降低导通的压降,使得最终电器件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在变换器的使用中,多数都是使用硬开关技术,现如今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电子技术还可以提高强电系统运行的安全,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还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投入生产之前都进行了电子技术的处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在网络技术的监管下进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电子技术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调节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静止励磁中,运用晶闸管整流可以提高静止励磁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是所花费的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而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在控制水力和风力发电机的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