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內的手機號碼是由國家信息產業部統一規劃的。你大概不知道,早些年很多人都不知道手機號早是9開頭,位數是8位,我國的手機號后面調整成10位數字,后來由于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10位號碼不夠使用了,于是升為11位。
從理論上講,11位數存在1000億個,去除現在開頭固定的“1”,10位數也能容納100億個不同的號碼,而我國人口還不到14億,足夠每人分配七八個了。11位手機號初都是13開頭的,容量就有10億個,后來又陸續增加了14、15、16、17、18、19等號段,形成了幾十億個的規模。
事實上,我們的手機號可以分為三段,都有不同的編碼含義:前3位是網絡識別號、4-7位是地區編碼(HLR歸屬位置寄存器)、8-11位是用戶號碼(隨機分配)。(所以說,1XX-XXXX-XXXX才是“正確”的讀法)這樣的配置既能夠大程度地利用號碼資源,不至于造成浪費,又能在各運營商、各地區之間靈活分配。
雖然很多人有不止一個號碼,但更多人還沒有手機(尤其老人孩子),所以現階段是足夠的,哪天緊張了再擴充一下第二位數字就行了。即便是100億個都不夠用了,開頭換個數字就又是100億。
或許正因為號碼資源再次吃緊,所以工信部又一次發布電信編號計劃,計劃書中提到將啟用“16”、“19”、“92”、“98”開頭作為新的手機號碼。而每一次新號段的出現,都會吸引很多人去選購,因為新號段意味著又出現一批吉祥數字的號碼。
其實按照電信號碼使用的原則,一般達到理論容量的50%即意味著號碼資源利用率接近飽和,需要擴容,所以在11位的前提下,即便去掉一些所謂靚號,或者特殊通信領域的專用號碼,我們也有四五百億個潛在手機號。新號段的推出,你會去買吉祥號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