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你,是全球銷量前五。如今時過境遷,前五名中已看不見小米的身影。
是什么阻擋了小米前進的腳步?
本身質量存在漏洞
小米硬件設施存在問題,個別產品比如小米4C深陷“發燒門”,被用戶戲稱“暖寶寶”。
手機發熱與采用的芯片有很大關系,2015年小米多款產品采用了高通驍龍810芯片,提供高性能的同時帶來了發熱問題,嚴重的情況會導致手機運行變慢直接影響用戶體驗。
產品定位不準確
在2015年年底,業內傳出手機售價將整體上調,國內一些手機廠商比如榮耀,將新旗艦機型定價為2299起,意圖打進中高端。反觀小米,仍然堅持千元戰略。誠然,當初小米能夠迅速占領市場的殺手锏正是低價,然而用戶需求在變,小米沒變。
銷售模式已成軟肋
對于手機廠商來講,銷售渠道也至關重要。借助互聯網渠道以饑餓營銷問鼎國內手機銷量榜首,小米成功開創了一種銷售模式。小米是個做好在線業務模式的廠商,然而許多廠商隨后也做同樣的事情。如此一來,線上營銷不再是小米的獨家秘訣,而線下渠道卻是小米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