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民張女士是手機卡尾號為“678”的電信用戶,初辦理時只是普通號碼,時隔幾年卻成了靚號,不僅有了低消費,想改套餐卻被告知只能提高消費額度不能降低。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手機號被劃分成“三六九等”靚號現象普遍,且這些靚號均有低消費。
手機號莫名其妙成了靚號 想改套餐,資費只能升不能降
幾年前,家住臨沂市區的張女士辦理了一張電信手機卡,手機尾號是678的連號。由于當時有預交話費贈手機的活動,張女士就預存了部分話費領取了一部手機,并且開通了這個號碼每月59元的套餐業務。
2年合約期過去后,因話費不夠用,張女士又把套餐升級成了79元,升級時也很順利。近幾天,張女士看到電信營業廳新增了39元的優惠套餐,她打電話咨詢后,得知該套餐只要39元基本費用就可享受6G省內流量等優惠,平時上網較多的張女士就想換這個更便宜的資費套餐。
張女士到電信營業廳準備更換這一套餐時,沒想到的是,營業廳告知她的手機號碼屬于靚號,不能更換比現在套餐資費低的39元套餐,只能使用更高價格的套餐。
經過咨詢,張女士才知道自己的手機號早就被電信公司劃為靚號。而現如今要辦理靚號不但要高價,就連消費都有低標準。也就是說,她的這個手機號現在不能將原本的79元套餐更換為39元套餐。
張女士不禁納悶,原本辦理這個號碼時,明明就是普通號,也沒有額外交錢,現在怎么就成了靚號,還得有低消費標準了?
電信客服:只能按照公司業務規則來處理
原本就是一個普通的手機號碼,搖身一變成了靚號。到底什么是靚號?靚號和普通號碼有什么不同?記者撥打電信客服號碼10000進行了咨詢。
據客服人員介紹,電信靚號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普通靚號,一類是頂級靚號。用戶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一些靚號類型,比如,可根據自己生日或某一紀念日選擇,也可根據自己偏好的數字選擇。而像AAAA、AABB、ABC、AA、ABAB、ABBA等各種要么朗朗上口,要么諧音,要么連號的號碼,就屬靚號,這些號碼已被明碼標價,各種檔次售價也均不同。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靚號檔次,可以選擇預存話費、實用套餐等多種方式進行消費。
電信客服人員表示,上述張女士手機號碼尾號678屬于遞增號碼,屬于吉祥號碼的一種,一般是有消費規則的。
“這種規則一般是改變不了的。每個號碼都有辦理方式和規則,肯定不能想改什么套餐都可以。”客服人員說。
對于張女士的手機號原本只是個普通號碼,卻不知何時成了靚號,客服人員表示,無論是何時辦理的手機號碼,用戶現在要更改套餐,只能按照公司業務規則辦理。
電信臨沂分公司:系工作人員失誤,已降至39元套餐
針對張女士的遭遇,記者咨詢了電信臨沂分公司。一劉姓工作人員告知,張女士的號碼自一開通便屬于靚號,按照公司規定,每月應有低消費限額。
“按照公司規定,靚號更改套餐額度只能持平或者上調,不能降低,但經過核實,公司并未與張女士簽訂相關協議,這屬于工作人員的失誤。”該工作人員所說的相關協議,是指電信公司與客戶在開通號碼時所簽的一個協議,當中明確規定了靚號有低消費限額,且只要使用該號碼,低限額便一直生效。
“張女士的情況是個例,我們已申請給她更改至39元套餐。”該工作人員再次強調張女士的情況屬于工作人員失誤導致。
手機靚號都有低消費 尾號4個1低消費999元
14日,記者登陸電信網上營業廳,發現其首頁確實有靚號業務。這些靚號多為愛情靚號、事業靚號、促銷靚號等多個類別,“靚號”類型分為AAAA、AAA、AABB、ABC、AA等多個檔次。
這些靚號除了個別促銷靚號外,基本都需要預存話費,而且均有月低消費額度。其中,ABC區域內,包括尾號為2012等號碼,顯示預存話費200元,月保底消費49元/月;AAA號段內,尾號為1222等號碼,顯示需要預存話費3000元,月保底消費289元;尾號為1000的號碼,則需要預存6000元話費,月保底消費389元;AAAA號段中,尾號為31111的號碼,顯示需要預存話費24000元,月低消費999元。
除了通信公司網上營業廳可以買到靚號外,網購平臺也有不少商家在售賣靚號。記者在一家網購平臺輸入“手機靚號”進行搜索,便出現了近5000個商品。這些靚號從1元到12500元不等,這些號碼除了本身價格外,也均有低消費。
與高消費的靚號相對應的是,如果不選擇消費高的套餐,在營業廳辦理開通新號業務時,可以選擇的號碼范圍就大大減少。
靚號套餐屬于變相“霸王條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吉祥數字的鐘情,類似的手機靚號捆綁低消費套餐,已成為運營商、代理商的營銷“新歡”。然而,靚號與低消費套餐進行捆綁消費,是否屬于霸王條款?是否觸犯了消費者的權益?
山東三禾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學凱表示,在工作中他曾多次遇到因為通信消費引發的糾紛。就上述案例中說到的張女士的經歷,張學凱表示運營商做法并不合法,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臨沂大學商學院教授朱建成也表示,電信運營商將自己劃定的靚號與低消費進行捆綁就是一種變相“霸王條款”,明顯不合乎消費者合法權益。
朱建成稱由于傳統文化的緣故,導致民眾對吉祥數字格外青睞,這就催生了運營商把手機號碼分為“三六九等”,并捆綁設置了低消費限額。他認為,若想徹底消除市場上的高價靚號現象,消費者和運營商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朱建成建議,就消費者方面來說,數字本身并無好、壞運之分,民眾應樹立科學、理性、文明的消費理念;各電信運營商要本著誠信經營的理念,可以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公平開放手機號碼給消費者,可以多給市民幾次選擇機會,盡量讓市民選到滿意的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