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吃飯睡覺打豆豆都需要手機的陪伴,晚睡熬夜更是離不了。那么近些年關于手機輻射的問題甚囂塵上,今天我們從科學的角度重新分析一下手機輻射的問題。
手機輻射會致癌?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將手機磁場定為2B等級的可能致癌物,其中提到神經膠質瘤,至今仍有人將其作為手機輻射致癌的證據。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明確的證據說,手機跟神經膠質瘤的發病之間是可以畫等號的。比如用手機多長時間,神經膠質瘤發病率提高多少,沒有這樣的證據。其他的疾病也沒有明確的關聯證據。
手機放褲兜里會殺精?
把手機直接放褲兜里是很多男性的做法,于是有人就擔心了:手機放褲兜里會殺精嗎?不會。
具研究表明:在“使用手機是否影響精液質量”的調查中,研究者發現精液總量與手機使用并無關聯。另一項研究則指出,1 小時 RF 900 MHz 低頻輻射,并未對健康的男性精子活力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動物實驗表明,手機輻射未對精子形態產生顯著影響。所以啊,說手機殺精,可真是冤枉它了。
手機剩一格(20%)電輻射大千倍?
首先我們要知道,手機的輻射強度是由基站控制的。每個手機都會不斷地向近的基站發送信號,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弱,基站就會發出指令讓這只手機增大輻射強度;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強,為了減少手機間的相互干擾,基站就會命令手機降低輻射強度。因此,手機的輻射強度和它的剩余電量之間沒有多大關系,和信號強度有關。一般來說手機信號越弱,輻射越強。不過,也不用擔心信號不好時,手機輻射變大會對身體產生什么危害。
因為即使信號弱到一定程度,手機發射功率提高了很多很多,也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否則工信部不會批準銷售。
安心睡覺不擔心
睡覺時,不能把手機放床頭?手機放在枕邊,會有一定的輻射,但其實也沒太大影響,因為手機輻射的功率密度實在太小了。邊充電邊用手機,輻射會很大?前面已經說了輻射大小主要和手機信號強度有關。所以,只要信號沒問題,無論手機充不充電都跟輻射大小無關。比起輻射,你更應該擔心的是充電時的安全問題:好用廠商配套的充電器來充電,好不要一邊充電一邊長時間玩大型游戲,或進行像打電話等其他負載較大的操作。不然,手機過熱原地自爆,那就不好了。總之,手機的確有輻射,但是這個輻射是安全的,無須過多擔心。
生活中我們真正該警惕的是電離輻射,它才是對人體有害的輻射。常見的電離輻射如胸透拍片,CT拍片等,所以沒什么健康問題就少去做這種檢查。注意與電離輻射的檢查室保持距離。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大家還是可以愉快和手機玩耍的,但是一定要娛樂適度,注意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