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機動車二手滬牌已被炒高至10萬-12萬元,不過卻有價無市。另一方面,隨著今年年初以來流拍的逐月增多,業界預計4月滬牌將更難拍,不少初次競拍者寧愿找代拍公司拍牌也不愿意自己“拼運氣”。
今年1-3月,滬牌拍賣的成功率逐月走低,分別為19%、16%、12%。雖然在全年統一警示價72600元的作用下,這3個月的價格并未攀升很多,然而由于參與競拍的人逐月增加,導致拍牌難度越來越大。業內預計,隨著“五一”的臨近,市民外出剛性需求疊加,本月的中標率或將更低。
據中山北路二手車市場經營戶透露,之所以有10萬、12萬的兩類報價,是根據手續的復雜或簡單來報的。“10萬的是連車帶牌過戶,12萬的就可以直接買到二手滬牌。”
原來,新政策第3條規定:“二手車帶額度過戶后,一年內不得再次辦理交易過戶、轉籍、退牌”。故買新車的客戶無法購買二手額度上牌。
市場中目前應對的辦法是:A把購車發票變更成B二手額度提供者的名字,然后上牌,B上牌后大約過3-5個工作日,連車帶牌再過戶給A。市場上大多是這種額度,顯然,這個流程有一定交易風險。
據了解,去年實施新政后,二手車帶牌過戶在一年內不得再轉讓,接著又有帶牌過戶半年內不得分離的規定。上家出售牌照者本來就不多,讓二手牌成了稀缺商品,自然價格昂貴。“上家不肯降價,我們也沒辦法,大家都在觀望,但只要你們摒牢不買,他們總是會把價格降下來點的。”一位黃牛如是說。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代拍價格多少不一,店方也不敢百分百承諾凡拍必中。有些代拍者與市民自己拍中的機會相差無幾,根本無法保證中標。
黃牛表示,目前由于二手滬牌的報價比警示價高出近5萬元,出手的市民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