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編碼電腦隨機產生
參加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買人的申請編碼都為4+9共13位,其中前4位為申請系統隨機產生的數字,申請人在選擇編碼時,在頁面上有三次選擇的機會確定前4位號碼;后面的9位數字,是系統根據申請人提交的時間產生的。
搖號時,當月所有參加搖號的有效編碼,會按照絕對數值的大小進行排列,逐一有序對應得到一個序號。如當月有15000人參加搖號,則按1、2、3、4、……15000得到序號。這個序號將作為搖號基數序號。
隨機抽取6申請人搖號
據了解,市指標調控管理服務中心將在每月通過審核的申請人中隨機抽取12名申請者參與現場搖號。搖號當天,在現場12名申請人代表中,隨機選出6人具體參與搖號。
被選出的6人在搖號現場通過計算機從高位到低位,各隨機選取1個數字(從“0-9”選取),組成一個原始的6位數字,俗稱“種子”,然后由工作人員將該“種子”輸入到符合國標《GB/T10111—2008》規定的搖號客戶端系統,通過系統運算,確定中簽序號。
比如:按前面假設的15000人參加搖號的情況,有4000個指標需要配置,那系統將根據隨機產生的“種子”,從1-15000中選出4000個對應序號,這4000個序號對應的有效編碼就是本月中簽的申請編碼。
如張三的有效編碼是5406123456789,對應的搖號基數序號是1000號,如果系統抽出的4000個搖號基數序號中有1000號,那張三就是本月中簽的申請人。
已通過專家論證
搖號模式與北京一致
為什么要對有效編碼編制搖號基數序號,而不直接用有效編碼進行搖號呢?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因為有效編碼前四位是隨機產生的,在排列中會出現很多跳空,且相互不連續的號碼,如果不編排序號,搖號中會出現大量中簽號碼是空號的情況。
據悉,整個操作流程采取與北京搖號模式相一致的方法,它是基于目前應用普遍的產生隨機數的算法,已經過中科院、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的數理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論證,可確保每個有效申請編碼中簽幾率平等。此外,搖號過程將由公證人員現場進行公證和監督,搖號機具、電腦等設備將提前封存,搖號時現場開封,抽中的有效編碼會現場即時公布,保證搖號過程公開、透明、公正。
據介紹,新能源增量指標和普通車增量指標都會按照上述的方法產生,搖號過程將對社會公開,歡迎市民和媒體監督。
6544個指標怎么分配?
8月份擬以搖號方式配置的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共計6544個,其中包含:
節能與新能源車增量指標1090個(包括單位指標130個,個人指標960個);普通車增量指標5454個(包括單位指標654個,個人指標48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