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遠市有關部門發布了《清遠市第十一期公開競價發放小汽車號牌的通告》。《通告》稱,將于今年11月10日對粵R99999等68個小汽車號牌進行公開競價。而今年近兩期的競拍活動,分別在5月和8月。
對于如此頻繁地拍賣吉祥車牌號碼,網友紛紛吐槽,稱其為“土豪的游戲”,甚至有網友質疑,競拍者如此富有,何不直接做公益,卻為了區區一塊鐵牌而付出比車價高幾倍的價格,這其中是否存在灰色地帶?
筆者認為,有需求就有市場。高價車牌的存在,就像奢侈品一樣,是只屬于某個群體專享的消費。從工薪階層的角度來看,這種需求和消費難以理解,但既然不存在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而市場也有這種需求的消費群體,就必須承認這種消費的自由。因此,作為稀缺的公共資源,寓意吉祥的車牌號碼自然受人青睞,通過競拍方式取得使用權,無可厚非,且拍賣屬于你情我愿的公開交易,價高者得,也屬正常。
但為何這種高價拍賣車牌號碼的行為總是惹來非議?筆者認為,應該是與拍賣款的用途和管理不公開有關。
據相關部門稱,每次車牌拍賣所得收入將全部用于社會公益事業。但是,從2008年5月8日開始,清遠市至今已經競價了10次吉祥車牌,相關部門卻從未公開過這10筆款項的具體用途和使用明細。這些競拍款項總共有多少,現在用去哪些公益項目中,分別用了多少……這些詳情都應該公開。如果拍賣車牌所得果真用在公益事業上,那么這種高價車牌的拍賣活動,確實應該多多提倡。
因此,政府及時公開這些款項的用途和收支情況很有必要。目前,清遠正在打造陽光型、服務型政府,各部門自曬“三公”經費開銷,交通違規“黑名單”的公布,民生項目進展的及時公開……一切工作都越來越透明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