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無數哲學家和思想家,始終在追尋著一個問題的答案。到底什么樣的生活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是真正值得追尋的「幸福生活」?
終,中西方哲人們給出驚人相似的答案:「有德」的生活就是好生活。恰如羅素所言:「幸福的生活是一種由愛鼓舞,由智識指導的生活。」
孔子和老子都相信「德」的力量,認為生活的意義就在于「由道而德」,通過領悟大道而獲得品格和美德;
西方哲學家更崇尚「德性」,包括智慧、公正、勇敢、節制等的卓越品質。德謨克里特就曾言:「幸福的感受是由于心多誠直,智慧豐碩。」
中西方智者早在千年前,就清楚定義了什么是「人生值得」。而我們每個人似乎只要按照這樣的標準去生活,就能夠獲得有意義的幸福人生。
然而歷盡艱辛去追尋善良、正義、勇敢這些「美德」到底是為什么?如果正義變成平白無故的正義,勇敢變成莫名其妙的勇敢,又有何價值?
事實是:追求「美德」并非生活的目的,創造幸福才是。而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在實踐中,認識和親身體驗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