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落下了帷幕。在此次互聯網大會上,有10多家虛擬運營商公司董事長參會,相比去年虛擬運營商的力量壯大了不少。
截至目前,虛商170號總用戶已經超過1800萬,但與試點牌照發放之初業內人士的樂觀估計5000萬還是相差甚遠的。社會各界對虛擬運營商的評價褒貶不一,總體看來還是唱衰和質疑的居多,其中也暴露了虛擬運營商發展存在著不少問題。
外部問題
,“批零倒掛”。即虛擬運營商在三大運營商處業務的批發價高于自己提供給用戶的資費價格。“批零倒掛”有一個重要原因,移動轉售業務開展試點時恰逢工信部發放4G牌照不久,虛擬運營商簽訂的均為3G網絡轉售。如今三大運營商大力發展4G業務,而虛擬運營商尚未全面開展4G業務,且4G資費又要大大低于3G,因此價格上和三大運營商存在差距。
第二,號碼資源制約發展。在前期,42家虛商企業,不管是否發力,三大運營商都是對其平均分配。先按試點城市分配,再分配到當地有業務的虛商處。這樣便產生了地區不平衡和各虛商企業之間不平衡的問題。熱點城市碼號資源不足,非熱點城市則號卡過剩;用戶數發展得飛快的企業碼號資源嚴重不足,而用戶數發展緩慢,甚至尚未放號的企業卻占用著資源,號卡閑置。
內部問題
虛擬運營商發展存在的內部問題主要有:發展緩慢,模式不清晰;垃圾短信纏身,不良業務影響發展;售后服務不完善。對于這些問題,大家可能只是看到其現象表面。但當我們去深入追究虛擬運營商的放卡產業鏈模式時會發現,這些問題的出現基本上都與:虛擬運營商——代理商1——代理商2——…——代理商n——用戶,這一“不成文”的放卡產業鏈有關。我們可以按照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個時間段去分析。
首先,售前價格貴,難售賣。在放卡的時候,虛擬運營商的170號卡是經過層層代理商才能到達用戶的,每經過一層代理商價格都會上漲,這就會出現號卡在到達用戶之前價格已經遠高于面值。沒了價格優勢,即使號卡資費便宜,用戶也未必會購買。
其次,售中渠道少,號卡積壓。虛擬運營商企業大多數不具備線下網點資源,所以售卡渠道少。另外,眾多代理商之間會存在互相竄卡的不良現象,容易導致號卡積壓。所以,后流到市面上面向顧客的號卡數量遠少于基礎運營商向虛擬運營商發放的3000萬張。售價貴加上號卡積壓這兩點原因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釋為何3000萬張號卡發展至11月只有1600萬用戶。
后,售后不專業,用戶體驗不好。一是用戶不能分辨所用170號卡屬于哪家虛擬運營商。一方面與發放170號卡的虛商眾多,目前還未能實現以號碼來辨識所屬虛擬運營商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虛擬運營商在品牌塑造方面力度不夠有關。二是虛擬運營商沒有豐富的實體店網點,一些在線充值渠道也不完善。用戶不能夠及時地實現充值、查詢等功能,導致用戶的體驗感不好,認可度不高。
建議
要根治虛擬運營商的產業鏈問題,根本的辦法就是減少中間環節,虛擬運營商要么自建線下售卡渠道直接面向消費者,要么與有著豐富線下渠道的第三方平臺合作,讓他們的線下網點去代售卡。像迪加這樣本身就有著豐富線下網點的虛擬運營商,發展170用戶有著先天的優勢,只需順水推舟。
在售后服務方面,第三方平臺豐富的網點資源都可以為用戶實現充值、查詢的功能,讓用戶享受到170號卡完整購卡體驗的同時也增強了用戶對虛擬運營商、對170號卡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毫不夸張地說,虛擬運營商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產業鏈這一問題,才能更好地去創新通信業務模式,全心全力地攻占細分用戶市場。
更多資訊集號吧將會時間為您整理,敬請關注集號吧!
大量靚號轉讓、求購信息,盡在集號吧!可查看手機靚號、固定電話、手機卡、車牌號、400電話、QQ號碼交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