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廠商不同的營銷渠道如同潮汐一般,往復更替。互聯網渠道的興起和國資委對運營商成本壓降,一度讓運營商渠道被普遍看衰。而在互聯網渠道告別原始野蠻增長和電信運營商應對調整后,運營商渠道似乎正在回歸。
樂視成為贏家
為直接的例子便是,走入公眾視野的聯通終端眾籌3.0吸引了超過百余款4G手機,終以3114萬部的眾籌銷量目標創新高。
從眾籌1.0到眾籌3.0,聯通創造的終端眾籌模式正越來越成熟,為終端廠商提供“產、供、銷”一體的閉環生態系統,整合全面廣泛的智能終端上下游廠商,使之密切無縫的相互銜接,從而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互聯網的風停了,在眾多終端廠商都開始擁抱實體渠道的當下,運營商渠道逐漸成為重要一環。
在聯通終端眾籌中,樂視移動成為了大的贏家,聯通渠道銷售樂視手機超過200萬部。在3.0項目中,樂2手機在尚未發布的情況下就取得301萬部訂單成為單品冠軍。
5月19日,樂視移動手機銷售一周年銷量突破1000萬,樂視移動成為銷量快破千萬的手機廠商。運營商渠道成為樂視移動在智能手機紅海中逆勢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力。與此對比的是,小米在一周年的時候銷量700萬。
生態溫床
可以說,樂視移動與聯通的全生態合作可謂時也,勢也!運營商渠道的變化也為雙方生態合作提供了溫床。
對于運營商而言,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運營商基礎業務迅速迭代。數據流量成為運營商新的基礎業務,如何讓用戶更好更多的使用流量業務成為運營商管道競爭的核心訴求。直白點就是誰能為我帶來流量我的資源就將投向誰。
當樂視拋出全生態運營并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時候曾備受質疑,依托生態力通過其他增值收入來補貼手機采用平BOM甚至低于BOM的定價策略其實與運營商的思維十分相似,樂視手機目前的發展狀況也印證了生態手機之路可行。
來自聯通的數據顯示,2016年3月,聯通樂1S用戶戶均流量為1G+,在聯通定制終端移動用戶戶均流量的使用情況位列前茅。
這些令人欣喜的數字印證了產業變革往往來自外部對基本理念的顛覆,而非內部漸進式創新。聯通與樂視移動的“手機+內容+應用+流量”的全新合作模式是聚焦用戶的思維模式轉變。
在雙方的合作中,聚焦用戶成為雙方的共識。將手機賣到用戶手上之時便是為用戶服務之始,聯通獲取高質量用戶以推動網絡能力變現,樂視逐漸補足硬件入口以更好的做生態運營,共同維系的生態運營各取所需,成為當下合作共贏的好見證。
回歸平衡
行業的變革往往來自外部對基本理念的顛覆,而非內部漸進式創新。
智能手機渠道在經歷了互聯網渠道的沖擊后,運營商等實體渠道正在重新回歸平衡。獨立觀察家云晴表示,將定制機理解成為“幫助或是推動運營商網絡能力變現的終端”,想象空間將變得很廣闊。
聯通開創的終端眾籌被視為集體智慧。從眾籌1.0到眾籌3.0,除了產品范圍越來越廣泛之外,聯通的操盤也越來越熟練,但是必須看到規則也越來越復雜。在強化執行力激發廠商積極性上,聯通已經具備經驗優勢,接下來的課題將是繼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