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科學院與聯通集團合作座談會暨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聯通集成公司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根據合作協議,雙方未來將在大氣污染預報預警模型、大氣污染密集監測、環保大數據及增值業務、核污染預測模型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提高各自信息化水平,為全國環境保護治理提供科學技術與信息服務。
座談會上,大氣所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自發匯報了大氣所自主研制的空氣質量預報模式支撐國家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體系建設與實踐的實施情況,以及大氣所前期與聯通集成公司合作開展的內蒙古空氣質量預報預警項目進展,并展望了空氣質量預報模式未來的技術發展前景。王自發還利用空氣質量預報模式現場演示了大氣污染預測、擴散傳輸過程。
大氣所所長朱江介紹了此次與聯通的合作切入點,即大氣污染的“防”與“治”,同時展望了雙方未來的合作前景。朱江表示,大氣所將繼續發揮自身科研優勢,為國家環保、交通以及住建等業務部門在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決策支撐,更好地服務民生。
聯通集成公司總經理孫世臻簡要介紹了公司總體情況,重點介紹了近年在環保領域提供的信息化服務,并表示與大氣所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未來合作的空間非常廣闊。
陸益民表示,聯通具有覆蓋全國的高密度基站網、電源、傳輸網絡和人員維護能力等。中科院的諸多核心技術,可以通過聯通這個平臺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雙方的合作也將為聯通集團的產業轉型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白春禮充分肯定了大氣所與聯通集成公司前期合作所取得的成績。他表示,大氣所與聯通集成公司的戰略合作為中科院與聯通集團的進一步合作樹立了一個標桿。中科院與聯通集團可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和范圍,充分利用中科院的科技資源和聯通集團覆蓋全國的基站網絡、人員維護能力等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并以此次簽約作為開端,共同推進中科院更多的研究所與聯通集團開展深層次合作。